不知道是不是在B站看徒步視頻太多,昨天推送了這部電影,看完當下想說點什么,沒理清思路,此刻寫下來,怕忘了
看片名我第一反應以為是宗教性質的主題,就煽情之類的,如果不是正好對徒步主題感興趣,應該會在收藏夾壓箱底。看完后,確實是一部宗教電影,只不過不是某個具體的神,而是「信念」。
65歲的哈洛相信通過500英里徒步去見病危的昆妮,她就會活下來。他在徒步途中會給昆妮寄明信片,告訴她自己還有多久能到,讓她堅持下去。中途,他與修女確認昆妮的情況,修女說,本來昆妮已經虛弱到垂危,但前兩天

哈羅德是生活在英國西南部的一位老人。
有一天他收到一封信,是從一家養老院寄來的,信中寫的是他的好友奎妮得了癌癥,她在信中向他告別。
他和奎妮已經二十多年沒見面了,突然收到這樣一封信讓哈羅德很是感慨。
他寫了回信,走路拿到鎮上的郵局去寄,可是當他到達郵局時卻無論如何也沒法寄出,總有什么東西讓他感到心神不定,于是他便朝養老院的方向越走越遠,只到他在一家便利店遇見一個女孩。
女孩的一番話讓他做了一個瘋狂的決定:他要徒步走到奎妮居住的養老院
電影改編自蕾秋·喬伊斯所著的同名小說。
因為一封信,65歲的老人,獨自行走87天,627英里。
一個充滿隱喻和啟示的簡約而不簡單的故事。
哈羅德退休前是一家釀酒廠的員工,某天他收到了20年未見的前同事昆妮的信。昆妮住在一家療養院,身患重病,寫信是為了告別。
哈羅德寫了回信,但始終拿捏不好寫些什么。
寄信時與加油站女孩的對話啟發了他。
“我阿姨也得了癌癥,千萬別放棄,重點不是吃藥或治療,信念(faith)才是最重要的,要有信心”
“我從來都不是很懂信仰(faith)的意義。”
哈洛德,65歲,退休前在一家釀酒廠做銷售,如今和妻子莫琳過著平靜的生活。25年前,哈洛的兒子放棄了自己的生命,喪子之痛讓莫琳難以承受,有段時間他們常吵架,后來連話都不說了。哈洛無法原諒自己,借酒澆愁,他破壞了酒廠設施,只想被懲罰。同事兼朋友的奎妮看到了這一幕,她知道哈洛兒子的事,為了保護哈洛,奎妮承擔了酒廠損失的事,并被開除,而哈洛眼睜睜看著事情發生。
二十年過去了,一天,哈洛收到一封奎妮的信件。奎妮寫信來道別,她患了癌癥,現在在療養院。
當哈洛回信時

★★★☆☆ 看過書,很感人。
也看過續集,感覺就是狗尾續貂。
不論你是否承認男女之間可以有純潔的友誼,我信,我總是會被執著的想法和行動所打動,卻樂此不疲
節奏很慢很慢,有點等不及
書中細節已經忘記了
仿佛是看過電影的感覺
人群的熱衷反差很難處理好,有硬傷的感覺
兩口子的描寫就感覺順暢一些
能重歸于好,挺好
那朋友的人生沒有描繪
挺心疼她的。
復制粘貼:朝圣是一個漢語詞匯,拼音是cháo shèng。字面意思是朝拜圣像。比喻一項具有重大的道德或靈性意義的旅程或探尋

琳達·巴塞特出演,一個人的朝圣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94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