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面而來的墨西哥風情,濕漉、自在、直接、熱烈、混亂、暴力……
而在這個故事里,我看到了“愛”!
無論是正方的克里塞,反方的Voice,還是為人唾棄的拉莫斯,在影片中都有一個共性,他們都愛自己的“家人”----被自己當作自己家人的人。綁匪為養家而綁架,弟弟的痛號也讓他揪心并為之復仇;“You’re her Dad today.”平塔是克里塞的家人;拉莫斯手段惡劣,背后也是有為了家人的正面動機。難道這些些的罪惡都是因為愛,難道愛錯了嗎?有的人為了愛家人去傷害別人的家人,有的人愛家人會惠及別人的家人,不是愛錯了,是人們心中的愛有分別。他說消除分別心是不可能的,也許是吧,有人就有分別心。原本我以為,這里所謂分別心,是對家人和非家人的分別,但細想想,是愛的分別。其實有分別心也不是錯,只要這分別是向善的。
克里塞是個可憐的人,他因自己的過往而生活在不安與恐懼中,痛苦掙扎;克里塞又是一個幸運的人,他有一個那么好的朋友。無論男人女人,臨終前你想見到的會是誰?如果你有機會“死”過一次再醒來,一定要去找他(她)

要不是豆瓣這里電影下方有個"喜歡這部電影的人還喜歡XXX",這片子估計就漏掉了。
我當時看得是“颶風營救”看到這片的,看了后覺得,這真的是一部矛盾的影片,但卻很出色。
故事情節其實和颶風如出一轍,孩子被綁架了,于是某個蘭博跑去救。但是這片和颶風最大的不同就是整個片子2個半小時,卻花了近1個小時來描寫華盛頓市怎么和范寧建立起類似父與女的感情的,真正的救援內容不但時間短,而且描寫上也很簡單,這片子更類似于情感和劇情片,而不是動作片。颶風則相反,更偏重動作場面,情感描寫的話往往很簡單,但卻不會讓人忽略,比如開場時生日宴會的那場戲,把一個無助無奈卻深愛女兒的父親形象表現得凌厲盡致。 這點上,怒火救援就要差了一籌了。 到底還是導演和編劇的功力差距啊。
為什么我要說這片子矛盾,是因為這片子選取的鏡頭和章節表現得都是很細膩的感情,感情戲在其中占了很大的比例,但故事卻說的是一個暴力男復仇的故事。 但反過來這又是部好電影,看完后你可能記不住華盛頓是怎么殺人的,或者是怎么調查的,卻能記住范寧那甜甜的微笑

托尼斯科特+丹澤爾華盛頓
很過癮,很痛快,情節設計極度符合我的胃口,復仇就是應該這么爽!
就是有限限制級的內容,看之前做好準備。
電影的配樂很動人,一定要戴上耳機,會是一個很享受的140MINS~

圍觀到一個貼。是關于該劇結尾的疑惑。其實我是不打算寫影評的,但是看電影看到這里,再看到人們的這種議論,就有了點想法。。。
先看原帖,地址在此:http://www.douban.com/subject/discussion/1174279/?post=ok#last
這是某些中國人才會問出的問題。。。好像看到的都是母子+財產兼收的利益結局,不是人性自身的慘烈斗爭。
Creacy一直不快樂,被屠殺的經歷折磨,甚至一度想自殺。Pita說,他是個悲傷的人。但他最終被小姑娘打動,借劇中人的話是,重新找到人生價值。我不知道怎么描述他重新找到的這個人生價值。可能人不再專注于自己的記憶,去關心別人,去愛別人,生活就會變得色彩明亮。這一次,他在愛中,獲得了靈魂的救贖。
但是小姑娘的生命被人奪走了(當時他所了面對的就是這樣的事實),他生命的意義被奪走了。他的報仇,只能說是他借這個事件打開了自己嗜血和仇恨的本性。所以最后,也許不必須去死,但是他選擇了自我的救贖。因為他做的那些惡,已無法背負。
我知道會有人反駁我,我只反問一個問題

《怒火救援》標簽:救贖(個人英雄主義)上帝之手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9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