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算起來,這劇播的時候,我人當時太小,根本不知道有這部劇,好像家里大人也沒看過。看完后才知道原來臺灣兩大實力男演員在劇里是雙男主,女主雨晴感覺身材比例很好,但論顏值與氣質,女配韋云更勝一籌,可惜戲份不多,劇里大概演到一半就出國了。臺劇就是更重情重義,情節演繹也很細膩。現在人到中年,如果讓我選擇男朋友,會選鐘凱強,雖然顏值不如韋康,但凱強機智幽默也更加沉穩大度。我倒覺得他和后面出場的秘書沈安妮挺般配的,兩人的對手戲好精彩,比和女主的戲好看。

是在初一時中央二臺播放的這部電視劇,男孩子對這種言情片興趣不大,說實話早就忘記是什么內容了,但主題曲卻能一直清楚的記得,因為我的同桌好像很喜歡看,下課后有時會唱這個主題曲,唱得還挺好聽。
“我愛你愛你卻難以開口 ,只好偷偷走在你身后。”現在重溫這首歌只能感嘆青春的美好了,多希望能懂得珍惜好時光啊!
真的該看看從圖書館借來的書,上網查查相關的資料,真的該靜心看看CFA……我該做的事情很多,可我卻任自己沉浸在經典老片《情義無價》里。下午四點鐘,我托著鼠標,草草看到了大結局。宿舍里,電腦被大家敲的劈劈啪啪,她們三個都在準備論文、看文獻。而我只想大哭,好好地放縱一下自己的眼淚。
熟悉的主題曲,是十幾年前我和媽媽每晚的期待。帥氣的寇世勛、張晨光,一人一把槍的片頭,換起了我好多的情感。真的很好看,真的太經典。我覺得自己此刻是這么充實,僅僅因為活著感受了這樣一個“情義無價”的故事。滿腹的感慨,卻無力用語言表達,只覺得太蒼白。
韋康、凱強、韋云、雨晴、雨豪,還有孩子般的凱悅,他們每一個人都活的那樣高貴,那樣中情中義,那樣讓人羨慕,包括他們的憂愁,他們的眼淚,他們的鮮血。他們是那樣懂得如何去愛!能碰上那樣的真情,才是活過的證明啊!
從小就羨慕雨晴,她被那樣優秀、出色的兩個男孩子毫無保留地愛著,每一個都會為她出生入死,那是一輩子都不會改變、不會被遺忘的真情,是不需要許諾就心知肚明的約…

記憶中的電視劇。那時候家里經濟狀況不好,買不起電視,是爸爸跟一個賣家電的朋友借來的黑白電視機,全家人晚飯后一起在中央二臺看。那時候好像就三個臺:中央一,中央二,山西臺。家里有萬視達天線的,能接收個大同臺就讓小伙伴們羨慕不已了。因為市臺限制少,經常播港臺武打劇,比如射雕,神雕,金劍雕翎……
說回電視劇,劇情忘得差不多了,記憶最深的當然就是主題曲,小時候我就經常哼唱,而且這首歌傳唱度在那個年代并不低。
再就是從這部劇認識了寇世勛,張晨光。當時不知道張晨光的演員名字

很多古早的女主,用現在的視角看都會被說成“白蓮花”或“綠茶”,身世坎坷,楚楚可憐。雖然心有所屬,但面對男主男配的明爭暗斗,常常不知所措,無所作為,或者雖然處于善意,但讓矛盾更深了。
雖然雨晴人設是堅強事業型,但在感情上也還是延續古早“白蓮花”的模式。只要和韋康感情上一有挫折,就到凱強那里去找安慰了。
現在這種女主不流行了,觀眾更喜歡看在感情上,能堅定抉擇的女主。
一個原因可能是,以前女性更難主宰自己的命運,也反應在感情上。現在女性的社會和經濟地位,可以讓她們更有主體性了

說實話,劇情真的是不記得了……
只有四五歲的自己,依稀只記得同期有兩部很火的電視劇《人在旅途》和《情義無價》
對片子最深刻的記憶就是里面的一個主角的妹妹出國結婚還是求學什么的,媽媽對我說她的戲結束了,我問什么叫“結束”啊,媽媽說“結束”就是“再也沒有了”的意思……
之后某期《七巧板》的尾聲鞠萍姐姐說“今天的節目到這里就要結束了……”,因為媽媽的解釋,以為今后再也看不到《七巧板》了,當時還真是悲傷了很久,直到下一期《七巧板》如期播出……
再后來其實發現,結束的東西有時真的是“再也沒有了”,比如電視上不會再播《情義無價》,不會再播《七巧板》,所以,劉若英才會唱到:“有些人,一旦錯過就不在……”

【情義無價】很久之前寫的觀感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67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