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文化中歷來不缺乏人類文明的瑰寶,中國傳統色源更是源遠流長。古人曾經在大自然中攫取最美的顏色,用在瓷器、繪畫、服飾等方面,古人對于傳統“中國色”的命名更是帶著盎然的詩意,月白、桃夭、墨染、天水碧、東方既白……當這些名字在舌尖綻開,一幅幅詩畫山水仿佛在眼前暈開。然而,中國傳統色彩龐雜,沒有精確的數值參考,也缺乏科普,以至于這些最美的文化明珠蒙上了塵埃,好在時至今日,我們逐漸對于這些文明瑰寶重新重視起來,《了不起的中國顏色》就是近期讓我非常驚喜的中國傳統色彩科普節目。

看完收獲良多的一部,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胭脂紅和黛色。不為別的,主要是這兩個故事中的兩位女主角,實在太有人格魅力了。她們的追求和行事作風,即使放到現在也十分值得學習。
首先來說說胭脂紅里的上官婉兒。作為一代女皇武則天最器重的女官,上官大人身上的神秘色彩吸引著很多人來探尋她的故事。在這部紀錄片里,上官婉兒身上那份沉穩不失靈活、嚴謹又有巧思的特殊氣質被展現的淋漓盡致。雖然故事中講述的不是她所成就的什么大事業,但通過這種細微的情節呈現,更能說明一個人的性格魅力

李匡乂《資暇錄》云:“松花箋代以為薛濤箋誤也。松花箋其來舊矣。”松花箋是否是薛濤箋尚有爭議,但“松花”這美好的兩個字必定見證過薛濤的愛情,李石《續博物志》“元和中,元稹使蜀,營妓薛濤造十色彩箋以寄,元稹于松花紙上寄詩贈濤”。薛娘子的愛情雖然以遺憾而告終,但松花黃這肆意溫柔的顏色又何嘗不是薛濤的愛情寫照,“松花黃溫柔的綻放,平靜的收場,我赤誠對待我的陽光,也知道陽光下必有陰影”。
對“松花黃”這段唯美的描述,來自《了不起的中國顏色》。初看這檔節目時
現在我們中國的文化輸出真的是了不得,感覺這幾年全民的愛國情懷都被蹭蹭的提升起來了,現在終于走到“文化輸出”這個步驟了,對于一向喜歡傳統文化的我來說,真的是驚喜又期待。
在這部《了不起的中國顏色》里,不僅有對于中國傳統色彩的科普、傳統歷史文化故事的分享,還有很多類似于琉璃、扎染、詩詞、漢服等等不同傳統文化元素的刻畫和描繪。
不看不知道,原來屬于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中有這么多精彩又獨特的元素點,這些真的都值得好好去宣揚、去傳承。

了不起的中國顏色:月白,我心中永遠的白月光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66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