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這個世界如何對你,你都要善待你自己。」
在這個波譎雲詭的社會,人民被一股無形的低氣壓濃罩,漫不經意的正當行為被強行曲解,被驅逐出體制以外,生活彷如一齣齣的人間喜劇躍然紙上,界線早已被模糊,頹垣敗瓦的價值觀堆積如山,我們唯一可以做的是善待自己,保持心境開朗、身體健康,長命火就長命救。
近年臺灣電影迎來大突破,由曾勇奪金鐘獎最佳導演的蕭力修,執導的最新電影《複身犯》結合科幻懸疑玩轉類型電影,將《思裂》的多重人格分裂揉進連串未破的幼童綁架案

故事的開始,就是車禍現場。
背景介紹里頭,隱隱約約的表示,有一個專門針對有缺陷的小孩下手的連環殺手就在這輛車上。
于是警察開始對小巴車上的所有人進行訊問,希望找到兇手的線索,搭救最近剛剛案發,更是官二代的孩子。
畢竟,案件之前涉及的小孩,都是“窮人家”的小孩,這次涉及到“議長”(又是議長),破不了案可是要丟飯碗的。
等等,故事開始,那輛小巴車可是爆炸了的,小巴車上的人竟然一個沒死?
故事很快給出答案。
小巴車上的人,一個都沒幸免。
但是,由于案件“忽然”變成了要案

這個故事構思是蠻獨特的,說的是有一個綁架犯上了一輛中巴車,但是中巴車出了事故,車上的人全部死了。為了找到被綁架犯綁架的孩子,警方和一個可以移植記憶的博士合作,將殘存在車在因車禍死去的人的記憶植入了一個已經成為植物人的死刑犯的腦子里,通過增強記憶力的方式,讓其中一個人去探尋車上到底誰是綁架犯的故事。
一開始是個一個早見女兒的人合作,這個人通過找尋,發現了被綁架的小男孩好像是與一個小女孩在一起,還有一個脖子上帶著一串鑰匙的小男孩。后來又陸續發現了很多線索

利用高科技技術來協助探案,這個題材或許早已不再新穎,但是這部臺灣電影《復身犯》,劇情一波三折真的非常精彩。它的推理并不復雜,卻總能恰到好處的推動劇情,從故事刺激的角度,甚至覺得它比緝魂還要優秀。
故事涉及的高科技技術,是指科學家能夠利用人體腦神經進行電極刺激,復制出人格意識,傳入植物人載體中,通過植物人潛意識獲取有價值的信息,俗稱借尸還魂。
男主楊祐寧飾演的就是植物人載體,他在自己意識空間的戲份,場景搭建和光影氛圍都特別好,不同人格意識之間切換也比較流暢
復身犯:用高科技復制人格意識探案,它比緝魂好看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60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