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煩改編失敗的編劇都有兩個通病,一是瞧不起原作者,二是瞧不起觀眾。很明顯這個編劇這兩點都犯了。
瞧不起原作者,這一點尤其以網絡小說為通病,自詡自己是科班出身,高人一等。你們這些躲在網絡背后臭蟲寫的東西還有這么多人看,我寫的不比你們好。然后拿著上世紀九十年代優秀歷史劇本一頓亂炒,香港的臺灣的,絕代雙驕(張庭演的)啊,四大才子啊,烏龍闖情關啊(我自己記得的實在不多了)。再加點現在熱炒的cp,加點腐腐基情嗯!完美!完美的一坨屎!
如果是較經典文學作品改編,他們就慎重多了

本來小說雖然是虛構的,但還在在真實歷史的大框架里。而這個編劇完全放飛自我,不僅有和親,寧王還能出現在朝堂上,還能輔政,不是很荒唐嗎。編劇就算不懂歷史,那你可以虛化歷史啊,你這樣瞎編算什么。守城的這一段感覺基本是抄抗日神劇的,有各種神奇的土制武器,還有“快隱蔽”這種先進的術語,簡直就是害怕觀眾不知道這是拍戲,防止觀眾入戲。

為什么給滿分,因為這部劇沒有七分也有六點八,四分太低太低了、不得不讓我顛覆了豆瓣六點五以下都是垃圾的偏見。
說說有哪些好處吧,這部劇。說之前先情強調,這種看劇名就是爽文改編的爽劇的電視肥皂劇,不要太糾結歷史,不要太糾結歷史,只要不犯刻意顛倒黑白的惡意涂改歷史的錯誤就刻意,(比如金庸的鹿鼎記,美化韃子得令人發指)
第一,作為爽劇1.5倍速看著很順溜,人設不崩,道具不亮瞎,顏色不刺眼,臺詞不惡心人,劇情不矯揉做作到讓人想撕了劇本。單憑這些和現在的爛劇比,給七分不夸張。
第二

我實在好奇…你們懂多少史實?又有多少人是只從一些小說中了解的史實?
不是引戰,只是覺得,你們知道了一些所謂的常識,比如藩王、和親之類的,就開始賣弄博學…emm…
無奈,我是感覺劇還是可以看著樂呵的,我也相信很多人不會棄。
多說了幾句,主要每次上網瀏覽評論,都有一些言論感覺太氣人…即使原著,也是架空,實質是爽文——讓更多人想了解明史、了解原著,也是此劇的功勞吧。
還是平常心,平常心…
ps:拿來和《將夜》對比的…《將夜》完全架空啊,是玄幻…《回明》還算還原80%的劇情了…

《回到明朝當王爺》槽點,槽點,槽點都成槽圓了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5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