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我一定要寫點什么,昨晚終于看完了一公升的眼淚,我想這是唯一一部能讓我把眼睛哭腫的劇了吧,也算是體驗了一把電影里女主角看電視劇哭的稀里嘩啦手里還抱著一大包抽紙的感覺,看完覺得心都要碎了。尤其是每一集的結尾藤木亞也的照片,太催淚了,作為一個平時只會偶爾發燒感冒的健康人,真的無法想象她的十年是怎樣度過的。
亞也每一天都滿懷希望的在堅持,就好像多堅持一天就可以等到治愈疾病的藥物一樣。即使到了最后已經沒辦法走路,無法說話,無法做到曾經能做到的任何事,亞也也在堅持雙手緊緊握著筆盡力去寫日記,去發表那些詩刊給予很多人希望。最后的最后,亞也的父母和醫生站在亞也的墓前,看到四面八方走來的人們,手中捧著花走向亞也。醫生哽咽的說:“池內太太,果然,亞也是了不起的人”
我想亞也的日記和詩這么多年一定幫助了不少脊髓小腦變性癥的病人,也一定讓很多健康的人更加覺得能健康的活著是一件溫暖高興的事。
電視劇中麻生的角色是拍攝時亞也媽媽要求加上的,說是因為亞也生前無法接受愛情

15歲的亞也承受的痛苦不斷加碼。努力著,一次次從眼淚中變得更加堅強的亞也,似乎總是趕不上病痛惡化的腳步。親情,友情,愛情紛紛在現實中接受考驗 。“但我更希望大家說,亞也,留下來” “媽媽,我能結婚嗎”,放手,離開是亞也的溫柔。亞也一直在尋找自己生存的意義,“不是想活在舒服的地方,而是在考慮生存的理由”,答案是寫作,給他人帶來勇氣。亞也最讓人觸動的,不她在不斷掙扎中流下的眼淚,而是留盡一公升眼淚后的燦爛笑容。
麻生這個角色是本片中最溫暖的的角色。家人是亞也最忠實的守護者

寫下這個標題后又不知道要說些什么了。
我明白,我在這里任何所謂的感悟和觸動,比起亞也所經歷的那些,只能說是微不足道的。
然而一路看來,短短十一集,依然讓我淚流滿面。
以前經常在給家屬們交待病情的時候輕描淡寫地說“這種情況目前的醫學水平是無法治愈的,你們商量一下看怎么辦吧”,現在才反過去想想,那時候,作為患者的至親,只要是稍有人性和良心,雖然表面上鎮靜自若,必定也是隱忍不發,背地里不知道流了多少眼淚。
簡介說,這部電視取材于真實的故事。作者木藤亞也14歲的時候被診斷為SCA,從一個健康活潑的花季少女最后變成不會走路不會說話的木衲狀態。但她從來沒有放棄過,堅強地記錄下每天的心情。雖然木藤逝世于24歲,但她的日記卻一直鼓舞了人們29年,直到今天。
然后看電視。
伴隨著亞也一路走來,心里說不出的難過。
無論是她哭訴著“病魔為什么會找到了我”還是悲傷地說“媽媽、我還能結婚嗎”的時候,都會忍不住流下眼淚來。
看著輪椅上行動不便的亞也

結局,池內對麻生說的話,要一直活下去,看到這個地方,我眼淚忍不住了。
對于有些人,能走路已經是一種幸福,摸到自己的胸口,感覺到心跳,證明自己還活著,就已經很開心了。池內,一個擁有強大心靈的女生,一個時時刻刻想著怎么幫助別人的善良女孩。可惜命運不公,患上了無法根治的疾病,在與病魔斗爭了10年之后,安詳的去世了。她最大的愿望就是自己能一直活下去,能夠做有助于別人的事情。
很溫情的一部電影,沒有韓國電視劇劇情的那種天馬行空的浪漫,沒有中國電視劇為了過審而隔靴搔癢的劇情,也沒有學習中國電視劇,為了湊篇幅而冗長的劇情。每一個畫面都不愿意錯過,但是很多畫面又不忍心看,池內每一次決定,雖然都是自己選擇的,但是都是無奈之舉,每次做決定前,池內都需要留下一公升的眼淚,甚至更多。劇中對親情,友情,社會等的描述,真的是扣人心弦,很贊的一部電視劇。
結局,池內對麻生說的話,要一直活下去,其實也是對觀眾說的,要一直活下去,要在這個社會堅強的活下去。

《1公升的淚》喜歡麻生遙斗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57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