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電影截取的是一個腦癌病人最后的生活片段。戛然而止的翻譯比較有意境但又貌似沒有那么轟轟烈烈,停止追蹤比較奇葩,瀕臨邊緣的人則顯得過于直白了。
電影很有人性的仁慈,沒有過多地顯露朗格的痛苦,其妻子也是很隱忍的一個好人。德國的醫生特別的好,半夜來診也毫無抱怨反而一直安慰妻子,一直教他們如何對待生命。在這么慘烈的人生經歷中還滲透著教育孩子的觀念,保護孩子不要受死亡的陰影真得很難得。想起J家中有事情時,我也只能愛莫能助只能反復說不甘心不曉得怎樣安慰。但J家人都是睿智的人啊。大家該做什么就做什么不能耽擱,小西瓜三餐飲食該上幼兒園也絕不能因為家中事故而變故。這種人生智慧大概也要視野和經歷吧。
故事中醫生說要讓家人知道,慢慢地告訴他們事情是會這樣發展,朗格最后會慢慢無力死亡,但要死得有尊嚴。朗格死亡后女兒說要訓練也算是冷靜地離場。加藤嘉一在書中說,他父親過世之后他沒有回日本奔喪,還是按原計劃進行。因為他們覺得做人要有節奏,父親泉下有知也希望他能做好力所能及的事。
相比之下

明天是周一,你知道這是新的一周,你有你的安排,你永遠不知道你的人生會在何時結束。正常人是如此,罹患絕癥的病人和他們的家屬也是這樣。不是紀錄片,但細節卻逃脫不走過于真實。仿佛重現了骨腫瘤病房里的孩子曾經對著手機問詢自己的病有沒有治的鏡頭,看到了鵬飛的母親對于孩子數周后的一天終將離開,但卻又不知道這一天究竟是哪一天。對于死亡,我們逃避它、畏懼它,但終會那么一天選擇擁抱它。片尾最后一個鏡頭,姐姐說,我要去練跳水了,這不是逃避,而是面對開始新的生活。逃避這個話題的自己

雖然是老套的劇情,但是仍然有很打動人心的地方。一家人都在成長,從最開始因為父親病情發作被迫離開海洋公園的掃興,到為他在家里的每個地方做標記,男主的每次視頻記錄,看似無厘頭,卻不時讓人感覺到對生命的渴望。與病痛的掙扎讓人心酸卻不是絕望,順便一提,衛生間摔倒簡直演技炸裂啊啊啊啊。找來同事為兒子組裝自己不能組裝的床,對妻子隱瞞這個事實的背后是人寶貴的自尊心吧。以及看到德國(說的是德語但是法國的片也是不懂)對死亡的理解,醫生對女主說的話真的很有意義。最后要結束的時候

這是一部面對死亡的電影。上一部同一題材看的是法國電影《愛》,那是一部講述,老人面對死亡的故事。這部電影是中年人面對的疾病,死亡的故事。電影很仁慈,沒有過多地顯露朗格的痛苦,妻子也是很隱忍,德國的醫生,特別的好,宣布診斷時,非常體諒病人和家屬,半夜來診也毫無抱怨反而一直安慰妻子,一直教他們如何對待生命。在這么慘烈的人生經歷中還滲透著教育孩子的觀念,保護孩子不要受死亡的陰影真得很難得。還有雙方的夫妻,父子/女,年邁的父母,男主的工友、前女友,每個人以自己的方式送別親愛的人

這部德國電影又譯[戛然而止]:一部充滿人性溫暖的片子。電影用冷峻而內斂的鏡頭記錄下一個生活寧靜的四十歲的普通男子,突然被告知得腦癌,接受放化療、乃至生命最后階段的時光。男子的病,打破一家人的平靜生活,不離不棄中亦有小風波,人人都有個體局限,病痛殘酷,唯有愛是拯救,愛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
看這部電影,想起一個朋友給我講述她母親中風、直至離世發生的種種事情,令人感慨。她說:有一次,她在母親的墳頭大哭。因為回望那些照顧母親精疲力盡的日子,仍然留有許多小遺憾

撲面而來的真實感,是我稱贊它的理由。
弗蘭克和西蒙是一對夫妻,兩人育有一雙兒女,整個故事在這家人市郊的新房子里展開。影片開篇直入主題,從醫生的陳述中得知,男主角弗蘭克腦部長了一顆無法手術切除的腫瘤。還能活多久?這個突如起來的問題使整個影片陷入無措又恐懼的窒息氛圍。
影片像是一部紀錄片,觀影更像是接受一次死亡教育,痛苦、真實、情緒崩潰與無奈,目睹了人在身患重癥到一步步逼近死亡的全過程。一家人本來過著幸福的日子,即將搬入新家,突然被告知判了死刑,誰會不抗拒?接受現實后

瀕臨邊緣的人:熱播!Wortschatz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56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