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黃藥師,至情至性,外表的冷傲掩飾不了內心的溫柔,姜大衛眼的超好,姜大衛長得不帥,但是天生具有大俠的氣質。用俠骨柔腸來形容他最貼切了。喜歡姜大衛,還有他演的浪翻云我也很喜歡,覺得他很君子。

有一天,突然發現豆瓣上有一部叫做《九陰真經》的高分港劇,看了主演,看了影評,于是看了電視劇,但是強忍著的。
看完這部電視劇,想說三個字:不好看。
劇情。
1、電視劇似乎想按照金庸的本意講述射雕前面的故事,但為了劇情的發展,編劇不得不對原著進行某些改編,結果是,整部電視劇闡述原著本意不成,改編變得不倫不類。比如,眾多人物形象干癟,主配角、正反派之間的人物沖突實在過于缺乏。
2、另外,相比起其他金庸劇經典來說,這部片子的劇情似乎過于簡單。從開始到結尾,大反派歐陽鋒淪為徹底的配角,王重陽、段皇爺、洪七公、周伯通等人連醬油都打不上,唯獨黃藥師,一個青海派門下的無名小卒,后自創神功,終成一代高手,復仇、談情、論劍、收弟子、決戰……這么看來,劇名由《九陰真經》換成《黃藥師傳》竟然一點都不違和。
3、還有便是劇中的情節,細細看來,這部劇的很多情節根本經不起推敲。比如大決戰的兩集,歐陽鋒練成九陰真經,先后找全真教、洪七公、段皇爺、黃藥師比試武功,對待前幾個人,歐陽鋒幾乎是在“踢館”

桃花島的冬天來得特別晚。風霜好似情竇初開的少年一路南下,卻被困在潮漲潮落的溫柔繾綣中止了蠻楞無知的步伐,被海上明月碎成一弧寂寥的倒影。倒影的盡頭始終是一個石桌邊獨酌的人,他在花間,唯有一月一酒相伴。不知有多久沒有看過雪了,那年他華冠初發,抱著心上人冰冷的遺體被逐師門,即便是十年后的雪恥也無法換回青梅竹馬的師妹那一彎輕顰淺笑。記憶中那一晚的雪如同潮汐,一波一波地襲來,厚厚地蓋在肩上,冰雪封喉連高山長川也噎咽無語。江湖中從此出現一個性情狂誕的劍客,有人說他劍法極高,傲慢無度,有人說他啖血成性,喜怒無常。這世間有多少風華絕代的劍客揣摩不定,但他們往往只愛自己或者是自己手中的那把劍。唯獨他棄劍折枝,漂泊蕭曲中,暢飲挑花樹下。少年得志,聰明的人往往能將一匹白卷看成萬里江河,而驕傲的人卻能將萬里江河視作一匹白卷。他還記得和心愛的女人第一次在桃花島喝桃花酒的夜晚,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一杯。所謂廝守不過就是一花一天堂的道理罷了。可是有些人注定要用刻骨銘心的相濡與沫去換回相忘于江湖的那一個孤島

93那年,我那么小。
只懂得嬉戲。
錯過了這部電視劇。
可是世上的事情本如此,會喜歡的總是會喜歡的。
會遇見的總是要遇見的。
也許我們當初相遇,奈何不是在適當的時候。
正是初時尚幼,才因此有了此時第一次的駐足。
我非在姜大衛正值年輕的時候喜歡他,卻在英雄遲暮之時愛上了。
常常地,我發現我似乎并不活在這樣的生活里。
我喜愛的那些事物,總是以前的。
總是那么久遠。甚至不屬于我的時代。
正如,我總是不斷地沉寂在回憶。
回憶里我恐怕自己今后失去愛人的能力。
而今發現,當初的擔心竟成了真。
不知是悲,是喜。
身為女子,得夫如此。
其他的一切,都是不需要的。
因你而生,因你而死。
可能夠留住他的,來來去去,也只馮蘅一人。
我不過也就是那當初的幾人之中的一個罷了。
甚至,連那幾人或許也談不上。只不過路邊偶爾因你的一回眸,卻付出了自己的心。
悲悲戚戚。不慎唏噓。
我愛上了你。
用我一輩子的深情。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
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沒能在愛做夢的好年紀看這部劇很是遺憾,戀愛這件事本來就是“不是你多情看人浪,而是他眼里有文章”,撩撥全在電光火石之間,姜大衛一句話蘇得你寸斷柔腸。
可惜啊,沒能在那個最好的年紀看到你。
導致成年以后再看就忍不住發現滿目雷點。射雕的同人前傳,日后響徹江湖的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的師弟),連同他們的敵人和女人們。
琴棋書畫奇門遁甲、醫藥占星拳腳暗器,武俠史上的第一號全能王——黃藥師,以及他俏麗狡黠多才多藝、過目不忘情商奇高的解語花夫人馮蘅,只是男女一號

沒看這部電視劇之前,只看劇名第一想到的就是射雕英雄傳里的梅超風或是倚天劍屠龍刀里的周芷若。看了才知道是屬于射雕英雄傳的前身吧!蓉兒父親黃藥師那一輩的,黃老邪經典臺詞“我不會輕易為女人出手的,你真要我出手的話,你要跟我一生一世。無論你變成什么樣子,也要跟我一生一世你答應我的”人生最幸福不過如此

細品《九陰真經》——游云戲鶴任癡傻,相煎相磨還相悅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55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