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為什么有些人會以欺負弱者為樂趣 這哪里好笑了 幾乎全班都在笑 一點同情心都沒有
那個女生僅憑他們那一句話就相信K和J是同性戀
J因為內向 懦弱的性格遭受了那么多男生的欺負 他父親叫他打回去 其實我覺得打回去也沒有什么用 他們那么多人 而被孤立的兩個人力量很小 根本打不過他們 還會遭受他們更大的記恨 說不定對他們實施更大的報復
好人沒有好報 K因為幫了J和他一樣被孤立了 我明白為什么《我們的世界》里面李善被集體孤立 沒有一個人主動和她交朋友 因為她被集體孤立他們和他交往可能也會和李善一樣成為被孤立的對象 K還因為這樣被那些人謠傳是同性戀
中了他們的圈套被迫口.... 旁邊的女生居然看得下去 還有一個女生笑了
在沒有辦法 沒有人會真正的幫助到他們的時候 他們只能以暴制暴結束了那一切 那些人只有軀殼沒有靈魂 被槍殺了也不會有人同情他們
成人的惡是有目的的 小孩子的惡都就是純粹的惡 好玩而已 沒有什么理由 也許因為莫名其妙看一個人不順眼就可以欺負他

前面看了一點直接跳到了復仇上,堅持不下去了,有評論說這群人罪不至死,但死不足惜。我不這樣認為,我覺得應該是死有余辜才對,我也經歷過類似的事情,我想只有擁有相同經歷的人才會有那樣深刻的恨吧——那種就算過了十年八年再見到也想要沖上去給對方幾十個巴掌并破口大罵的恨意,精神上的凌辱有時比身體的摧殘更可怕,更甚至比死更可怕,不然他們怎么會哪怕豁出性命也要報復呢,連命都可以不要,可見精神已經坍塌崩潰了。而那些故意做壞事的人就應該受到懲罰,如果有人想把這歸為教育不足等客觀原因,那就把監護人拉出來判罪好了或者其他可以追溯其責任根源的人都拉出來判罪好了,因為總歸要有人對那些遭受欺凌甚至虐待的孩子負責任的不是嗎,總歸要有人承擔后果的,這樣以后看看那些家長、學校、老師、社會等等與之關聯的群體還會不會冷淡漠視。只有當責罰具體到自己身上時,才會有人把這當個事來看,不然校園暴力永不停歇。

第一次看真實的校園復仇。只能說有些事情靠人性美德,社會倫理,法律法規這些是沒有辦法保護自己的。
欺負他人的青年們儼然失去了人性美德和社會倫理的約束。從那個對這個班級失望之極的老師就可以看出來他們的價值觀有多么畸形。但是校園暴力是法律法規無法根治的現象。在自尊已被踐踏得連一條人命都不值得的時候,在那些喪失了基本道德底線的人群中,武力顯然是解決這個問題的唯一辦法。

第一次看愛沙尼亞的電影,即被震驚得無話可說。據說《班級》這部電影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但隨即在網上搜索,竟未查到原案件,倒是芬蘭的一起校園槍擊案,與此案還有些近似。不管是否有真實背景,電影本身拍得還是挺有力度,也很好看。
與世界每個角落一樣,人都會在自己的群體中尋找最弱一環,jossep不幸成為了目標,人性之惡在他的身上不斷地暴發出來,對弱者的欺凌似乎更能顯示出自己的強大。jossep也是逆來順受貫了,對于同學施加于已的暴力,總是默默地獨自承受。但群體之中總會有叛逆者,kaspar的良心發現,讓他站在了jossep一邊。但這更激起了對方更大的惡,對jossep的欺凌也在升級,kaspar也備受欺辱。當善無法解決問題之時,人性之中的惡也會爆發出來,為自己找個說法,為自己尋求公義。他們兩人聯手拿槍血洗了校園,將欺壓他們的同學槍殺,他們也吞槍自殺。相當地震撼吧?影片倒是拍得不動聲色,不玩花招,將如此血腥的事拍得很吸引人。
其實最讓人驚訝的倒不是那種血腥的以暴易暴,而在于那種惡的無處不在,在人性的枯井之中

【失控的校園】只有經歷過同樣的一段黑色青春才能深刻體會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53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