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茲海默癥被稱為老人和子女之間“最漫長的告別”,是看過這個電影之后才知道的。電影的表述沒有那么沉重,它更加溫馨地將一個患有阿爾茲海默癥的父親及其家人的生活展現出來,有喜悅、有煩惱,家庭的種種問題。身邊有這樣的家庭,有時會聽到他們的傾述,老人迷路了,老人不認得孩子了,老人行為像小朋友一樣,各種各樣的事情,聽得時候會覺得這樣的話會很辛苦吧,這樣會把家人間的親情磨掉么。電影中有一部分,講到父親拿著雨傘出門一直沒有回家,母親和兩個女兒在游樂園找到他

假使全世界都在我的對立面 爺爺也還是會 毫不猶豫的站在我身邊吧。
那個看到我回家就要鼓掌 在病床上也想著我過生日的爺爺 幾千公里外為我閃爍的一顆星 我總歸是知道 他曾經為我照亮過。
你如今走上與我告別的路 開始忘記我的喜好 對我的生活充耳不聞 你在被稀釋的記憶里 還能找到殘存的片段嗎
求求你 在這條與我告別的路上走的慢點再慢點吧
因為我啊 除了爺爺 這個世界上 再也沒有人愛我了
接下來的路 你我要 獨自走 一步一步地走 再也回不了頭了吧
沒有人能拯救我了

“芙美,你變了”
“是嗎,變成什么樣子了?”
“變得像家人了”
“哈哈哈哈什么意思”
“感覺特別可靠”
“哈哈哈沒有,跟媽媽比還差得遠呢”。
Seven years? it’s certainly a long time, a long goodbye, they called dementia a long goodbye, one by one their memory disappear, day by day they get further and further away, until…
畫面清淡如水,整潔舒適。劇中并沒有將老年癡呆悲傷化,二女兒陪著老年癡呆的父親參加中村叔叔的葬禮、父親在岸邊走丟、父親帶著對以前的記憶

悠悠地來。
柚子糖和楓葉。
三把傘和四頂生日帽。
漫長的告別,總也覺得是完美的告別。
除此以外,還有漫長的等待,雄吾。
也許校長都會舉起右手。
大師。
A long goodbye.
漫長的告別,一點點的告別。
啊,撿到的可是一片綠葉呢。
因為是漫長的告別,所以都無需倍速呀。
感覺妹妹總差了點運氣,明明還是很努力并且也沒做錯什么呀,當然了也沒有那么失敗。
感覺妹妹還是偏陰郁了點,也會想她要是更活潑一些,是否會運氣更好些?當然了芙美一直都還是很有情懷的呢 以及她還有一個很活潑的好朋友未央

開頭的和貓互動,把貓糧倒騰到它愛吃的罐頭里,大概是想給他加點溫情分。最后掏槍殺死泰利的時候一邊說連貓都拋棄了他就可以更順理成章。說實在殺死泰利并不出乎意料。在錢德勒的年代尚能克制憤怒,轉為悲哀,到了70年代就可以順利釋放為一記槍響。但是另一方面,對比原著 ,泰利的戲份太少,并且最后的自述里更是降低了格調,讓觀眾一點都沒法同情他,也讓馬洛不得不殺他。而原本泰利是個復雜得多的形象。
所有的破案過程在電影里都一晃而過,只有混亂感和荒謬感完整的保留下來了,甚至放大了

“漫長的告別”也是“漫長遺忘”的開始,越到最后,剩下的記憶越是清澈、真誠。
八年四季的時間變換,拾起、飄落、又拾起只屬于秋季的楓葉書簽,時間與死亡簽訂契約,一點一點剝去父親堅硬的外殼。潤物無聲。
東先生家有兩個女兒,姐姐麻里婚后隨丈夫移居美國,是傳統的家庭婦女,妹妹芙美未婚,依然在為理想努力。東先生很少說話,有些傲嬌,他幾乎是依靠神情或肢體語言構建出一個患有“阿爾茲海默癥”的父親/爺爺形象

《漫長的告別》一場長達七年的告別,一部溫情日式電影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4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