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一個采訪,里邊兩句話可以回答這個問題。
問:《河神》你用替身了嗎?
李現(劇中飾演小河神郭得友)回答:沒有。這里邊99%的鏡頭都是我拍的,剩下的兩三個是導演拍的,他比我水性好。
問:你也有水里的戲嗎?
王紫璇(劇中飾演小神婆顧影)回答:后期有很多。我不太會潛水,因為潛不下去,每次都是在腿上綁上鐵塊,每次都是李現要把我托上來才行,我們每次上來都是最后一口氣。
李現:拍《河神》前三個月紫璇都是發燒的,為了不拖延進度,每次都是中午休息打點滴支撐。
《河神》拍完,李現和張銘恩(劇中飾演丁卯)都考取了潛水證。
說實話看完這個幕后采訪,我是驚呆的,瞠目結舌,不敢相信那種。雖然說演員就是干這行的,冬暖夏涼好像跟你沒什么關系,但是這么拿命玩兒的,還真是不多見。
所以,《河神》播放量突破10億,什么突破100億之類的信息,也就見怪不怪了。
不火,好像才是奇怪。
<圖片1>
膽大心細是我能想到的對一個人最高的褒獎了。用來形容這部《河神》也是分外妥帖。
首先,膽大

刷新了“改編”與“忠于原著”的認知,對比《河神》與阮經天版《黃皮子墳》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42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