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校藝術樓3層何思敬講堂和香港電影資料館節目策劃何思穎先生一起看了《野玫瑰之戀》,太幸福遼~
昨天剛看過舞劇《卡門》,今天就看了以《卡門》和《藍天使》為藍本改編的香港電影《野玫瑰之戀》,《卡門》是法國人寫的西班牙女性的故事,但這部影片卻用香港歌女的形象來詮釋,不得不說是一種文化之間的碰撞了。除了文化方面的融合還有藝術方式的融合,歌劇象征著經濟文化,夜總會象征著普及文化,但影片通過歌女這一個角色實現了經濟文化和普及文化的融合,歌女演唱的就是西方的歌曲

有的觀眾在看了《La La Land》這種歌不好舞也不好的歌舞片之后義憤填膺地疾呼:“華語電影什么時候才能有這樣的優秀的歌舞片?!”—— 說這話的觀眾大概是不看華語老片的 。雖然現在歌舞片在華語片中幾乎絕跡,但是在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歌舞片在華語片中可以說是一種主流片種,港產歌舞片雖然不如好萊塢的歌舞片來的專業,但是其中也不乏精品,《野玫瑰之戀》就是其中之一。
1957年電懋出品的《野玫瑰之戀》改編于歌劇中的口水歌劇《卡門》,把西班牙煙草廠的背景搬到了香港的歌廳
《野玫瑰之戀》
“野玫瑰”愛上了“家草“的故事,生性不羈、野性難馴、風情萬種的歌女鄧思嘉,為人正義、善良,按照我們現在的話來說,她是一個實打實的”女漢子“沒錯了。我真的好愛她這種性格,愛恨分明,為了愛可以不惜放棄自己所擁有的一切,剛性的愛換來的卻是畸變的愛,這種愛也正如劇中所說,”如果你不愛我,那么我就殺了你。“當第二遍聽到這句話時,我便知道,這就是思嘉的結局。巧妙的是,思嘉每次唱歌的內容都是和自己的處境息息相關,不論是開頭的“男人不過是一件消遣的東西

有幾個情節很有意思
1。男主被激將法刺到,坐在女主旁邊的位置,女主一步步靠近,眼神魅惑,臉都要湊上接面吻了,男主冷汗直冒。
這說明男主很緊張,心里早已動蕩不穩了。既然有了身體的反應,心靈被攻下,也只是時日問題。所以,有人說,男人禁不起誘惑,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女人稍微表現出來一點風騷,惹得男人心里七上八下,欲望勾起,也就達到了她的目的。這也就是調情的作用,心里有了感覺。女主真是深諳此道,了解男人。
2.男主未婚妻高興的告訴男主,她碰到了校長,校長要求男主去當老師。男主

服飾、場域和女性形象:傳統與現代的對立與融合
影片中不同的女性形象對應著對女性的不同規范,其分野也在不同角色所處的環境和身著的服飾中得以體現。男主角梁漢華之母是典型的相夫教子的中國傳統女性形象,而梁漢華的未婚妻吳素馨在梁移情別戀后依然恪守“媒妁之言”并贍養梁母,更加符合中國傳統道德對女性賢惠、忠貞的要求,她們的著裝(中式大衿和旗袍)和居住場所(中式棚屋)也體現了對傳統觀念的傾向性。與之相反,女主角鄧思嘉的服飾更加西化(相對旗袍衣著更暴露的洋裝),與朋友合住在西式公寓中

電懋的上佳之作。不要只說這是王天林的導演作品,看看編劇、作詞、作曲、音樂、美術、監制等等人的名字,這部片子也是電懋在那個年代整體創作水平的突出代表。
片中,葛蘭的歌,葛蘭的舞,葛蘭的表演,全部是天才的表現。
電懋用這部片子突出展現葛蘭的才藝,葛蘭也確實不負眾望,幾十年以后的今天看看,才更清楚地知道葛蘭的價值所在。
野玫瑰的表演部分,尤敏可以演,樂蒂可以演,葉楓林翠都可以演,而且都能演得各具風情,但是葛蘭的歌和舞,誰也表演不出來。
聽著葛蘭的花腔女高音,真是神魂蕩漾;看葛蘭的開場和結束的兩段舞,何其陶醉。
這樣的人,恐怕再不會有了。

緊湊!《野玫瑰之戀》卡門,葛蘭,那些歌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34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