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亦男的《夜車》很好看,個人覺得比《白日焰火》要好,這其中可能有后者明星參演轉移了部分注意力的原因。這部片子安靜很多,色彩控制在藍色黃色兩種,藍色又占壓倒性比重。情節一句話概括為男主搞上了“殺死”自己老婆的女獄警,片子大篇幅在營造一種普通人(尤其是長期獨居生活)的困境,這種困境會在你遠離喧鬧人群時一點一點釋放,在這一點上,我們每個人都有一點心理扭曲,男主看似被工友們當成精神病一言不發,卻也懂得手揣著刀子一路跟隨女獄警報仇

這是第二次看刁亦男的電影,第一次是《白日焰火》,《夜車》里還沒有用到知名的演員,可我感覺這可以讓人更專注于電影本身,而不是演員的個人魅力。兩部戲里,生活節奏都是單調、拖沓,帶著點煙塵味兒的陰冷。女主角一出場我就感覺到,這個人的精神不在那兒,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有一種沒有投入其中的感覺,仿佛是他人的日子。
她坐著火車,去外地婚介所打發時光,是的,異地,意味著沒有熟人,彼此不問太多過往,常常干柴烈火直奔主題。她是去尋找一個愛人嗎,大概不是,更多的是寂寞。所以,那個急切的會變魔術的猥瑣男人摘掉她的胸衣,她也只是掙脫開,之后重新碰面時也只是淡淡應酬著;所以,在發現婚托時,打開錢包,挽著那男人的手臂,輕輕靠著肩膀,像一個游戲一般,她笑了,然后兩人各自走向反方向。
她心中,有一種隱匿的激情,于是,沒有支持鄰居舉報隔壁的夜總會女郎,聽著他們激情時分的壁角,在舞臺下看著誘惑的舞蹈。于是我懂了,這個女子,很有意思,與她堅硬嚴謹的外殼不同,她是反叛的。
我一直在想,男人為何想要殺死一個執行任務的女人
"那匹馬,可憐的,受虐的造物,四下張望著,充滿感激,非常感激。"
———尼采寫給友人的信
刁亦男的《夜車》(2007)是當代中國獨立電影不可忽視的重要瞬間。影片可以視作被西北地緣特色鑄成的一把冰刀,緩慢無聲地扎入每一位觀眾的骨肉里。然而影片中詩意美感的畫面和極具批判性的視角都以曖昧和疏離的姿態呈現出今日中國底層社會環境中真實存在的體制問題。被白霧包圍的工業城市遮掩著無處釋放的欲望與掙扎

《夜車》的開頭,鋪陳了兩個人物各自的生活狀態,以完整的段落平行交代他們的各行其是。此后,他們被一次死刑糾纏到一起,進而匯聚到另一場死亡。人物各有自己的軌跡,接近生活中的本真狀態,讓觀者緩慢浸入其中,放下對“戲劇性”的期待,在“不出事兒”的生活流動里產生對人物的窺探欲。我們窺探著女人(吳紅燕)被過度展示的孤獨狀態,她的生活空間和工作場景被交替展示:她是行刑人,保持最低限度的同情心;她也是正視欲望的女人

夜車:口碑炸裂的劇情片 a 馬兒是要跑的 b 馬兒是跑不掉的 c 沒拍的結尾是什么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32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