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頭甚至覺得這個畫面有點廉價,太過于理想化,每個鏡頭都像疊了180層濾鏡,房間東西整潔又少的美美白男deisu。但是被洗腦一段時間突然看到真實世界,再切換回去那種假假的感覺達到巔峰。
男主感覺就是沒長大的孩子,有點單純也有點蠢,看的時候總是想起來此房是我造,兩個主角都是懦弱現實不如意,第一次無意殺人,接著帶著天真的愚蠢殺了一個又一個,也不覺得自己有錯,結局也都是“fllow 撒旦”,不過血色孤語去了天堂,此房攀巖失敗掉進巖漿。
懷疑男主的媽媽是不是也是殺過人,因為她死前有警車來

對這個電影我已經期待很久了,說實話比我想象中的要差一些(主要是我覺得情節發展太快,電影太短看不夠),演員也演的太好了,特別是Reynolds,演的蠢萌蠢萌的,讓我覺得電影太短了,不希望情節發展的那么快。
這個電影在情節的發展上很流暢,特別是Jerry一次次的殺人的原因解釋的很好----就是Jerry小時候他媽媽因為有精神上的疾病要自殺,但自己完成不了,Jerry看著媽媽在流血很痛苦,而他媽媽也要他幫她完成自殺,這就給Jerry造成了一張錯誤的觀點----就是看到有人受傷,處于瀕死狀態時
私心很喜歡這部電影,底下是我對THE VOICES的一些思考簡單提出:
1.Jerry獨自居住在廢棄的保齡球館,個人認為是有寓意的,
其重點在bowling alone這個議題,相關討論可找關鍵詞搜尋,牽涉層面甚廣。
而這個寓意會帶到整部電影的理解。
2.關於Lucifer,直接聯想到The Lucifer Effect: Understanding How Good People Turn Evil,Jerry就是路西法效應的一個結果,他從小雖有遺傳性的精神病癥,但其實這還不足以讓他殺人,因母親的脆弱(他能得到的母愛父愛不多,對母親更多會像照顧者),家庭的破碎使他童年悲慘,我猜這樣的狀況也讓他難以社會化完全。
之前看過一個訪問,有點難再找到,大致內容是說殺人魔的外表或許長大了,但心智狀態其實都停留在小孩的階段,這會讓他們減少道德觀念,傾向去執行某些常人不做的事,某種無知的殘酷。
這點在某些殺人魔的身上能看到,在片中的Jerry身上也能看到。
他像孩童一樣單純,對女人的追求和喜歡都表現得像初戀的小男孩一樣手足無措,還有因為他生理已經成熟,卻缺乏正常的人際關系,和異性的正常互動
“血色孤語”大家都聽想聽到的聲音,不過有人病得重一些罷了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31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