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被網友問起《F/Z》的三王會中,我認同大帝、還是吾王的價值觀。
當時我回答:大帝和吾王,看問題的角度不同,沒有絕對的正確,但劇組是絕對偏袒大帝的。
劇組其實并沒有給大帝和吾王平等辯論的機會,而是把吾王刻畫成被嘴炮了幾句后就驚慌失色、支支吾吾,近乎小丑角色。
大帝贏的不全是理,而是氣場。
觀眾是會跪舔“強者”的。看到吾王這種挫樣,原本就算對她的觀點持一定的認同,也會因為她的表現涼了半截,從而不自覺地站到辯論“強者”大帝的一邊。
很多影視中,爭論雙方誰更有理其實并不那么重要,說話有氣場、有個性更能贏得觀眾的心,并讓觀眾產生自己認同TA看法的錯覺。——哪怕這個角色是壞人。
這就是洗腦,這就是輿論導向,這就是《意志的勝利》……
可惜,在《刀戟2》中,獨孤缺才是大帝,訣塵衣才是吾王。
訣塵衣是當年《刀戟2》播放時最招人厭惡的角色之一,就算在今天的網絡文章里,你依然可以看到除了刀瘟和鬼梁天下,就屬他被噴得最多了。

晃眼間,《刀戟2》已掛了數位大角,從孤獨缺,慕少艾,一直收到滕邪郎,練阿姐下集在劫難逃,旱魃叔也過不了25集的大限,據說到時還得拉上赦生一起被團滅。而且MS旱魃叔掛了之后,整個戲會蕭瑟無比,一定要僵尸吊命地拖完爛尾的15集,直到《奇象》那號稱“人渣博覽會“的大戲開場,才復風生水起。
霹靂一路觀來,生離死別已浮云慣看,除了素餅、釵公和書大、秦假仙、三先天等不死系可以屹立不搖,其他角色,多是風頭一時無兩而來,染得一身風塵而去,淚耗盡血流干,帶著解脫的惆悵抑或遺恨的不甘無可奈何地撒手塵寰。霹靂的江湖,其實很無奈,八方風雨,一夢紅塵。
初看羽仔,并不鐘意。寡言少語、苦大仇深,不夠冷酷倒是比較悶騷,不是我的那杯茶。除了六翼蔽天那個拉風的造型和那手凄絕斷魂的二胡哀曲,其余乏善可陳。如果不是慕少艾和孤獨缺鋪開他滿目瘡痍的過往,兇煞凄厲的命格,我想我很難如此深刻地理解他避在落下孤燈的蒼山暮雪中一人獨守的那份哀傷。有人說,慕少艾和孤獨缺似乎是被羽仔三大劫七大限那個衰到極致的命格剋死的,我覺得不然
世人皆愛兔子,而我獨愛狂龍。三弦筆下我最中意的兩個角色之一,另外一個是偏執的衛無私,只關敬仰,無關愛慕
喜歡狂龍和練峨眉這個cp
理由1狂龍足夠智慧
我眼里智慧和聰明是不同的,聰明是隨機應變之才,但是智慧卻需要生活
積累,需要一定的閱歷,她可以讓人少走許多彎路,直面問題核心
eg1他可以坦坦正正的問練峨眉,她要他放棄殺了羽人,她已經做到了
可是練峨眉這方面問題呢?
eg2 他主動加入戰局,造成旱魃,練峨眉,狂龍三分局勢,間接影響了戰
局,而這需要一定膽識,
理由2 他有足夠的經濟基礎
身為罪惡坑老大,所謂的狂龍不出關,萍山不落地,按照劇中敘
述, 狂龍平日是宅在家里的一名宅男,和兔子兄無二,但是身為眾人之
首,他需要運營經濟,所謂的民以食為天。可是罪惡坑一方面接手正道不
容之人,一方面加上休養生息,想來是人口膨脹,這個家勢必不好當,但
是在他當家期間,即使是平日心高氣傲獨來獨往的孤獨缺死前也沒半分不
敬之語。嘮叨兩句窮困日子,日子不太平。更別提從背叛罪惡坑投奔到正
道的墻頭草羽人

如果純粹從男性的角度出發,大概會很不理解藺無雙。一個如此高傲自信的男人,為何竟心悅誠服地愛上一個同樣高傲、比他更強大的女人。練峨眉何許人也?皚如山上雪,皎若云間月,只可仰望,不可親近。一般來說,越是好強的男子,越不太可能對足以折服他的女性懷有愛情。曾見一篇評論曰,白云萍山不相逢,原本是命中注定,這兩人心氣太過相似,若終成眷屬少不了家暴云云。該評作者是位男性,我不想多說什么,只是,他確實不了解這個人物,不知他外表極剛、內里卻極柔,不知這種愛的本質,并非強者向更強者的低頭,乃是出于本性的深沉,一種細膩卻寬宏的執著,或者說固執。
我向來對虛擬作品中“情圣”“苦戀”等屬性的角色敬謝不敏,如果僅有對練峨眉九死未悔的愛,藺無雙這個著墨不多的形象簡直會單薄如紙,而事實上,遠遠不止這么簡單。有人說他傻直,但就他在后面劇情所表現的情商之高看來,他是相當聰敏的,他知道練峨眉最想要的是什么,一開始便再清楚不過。他能洞徹練峨眉,體察她的內心,一如他清醒地明白自己感情所能得到的唯一回報。甚至,也許

武戲一句登峰造極再想不出其他評價,燕歸人一場萬夫莫敵奠定中原戰神之位。自此之后嗩吶成了神曲必備樂器。由此可見沒有下里巴人的樂器,只差陽春白雪的編曲。這場武戲實為拉人入坑之良品,親測有效。
西風小妹著實可愛,可我實在不會夸人,除了想娶回家,不知道還能怎么夸。
愁小塵和小憐是最接近武林理想的一對愛侶。并肩而立,甘隱江湖。難就難在愁小塵放不下的家庭,和小憐的心存慈悲。殺手和歌姬的設定,自古以來都引人入勝、難以善終。
練大姐不論感情戲還是武戲都看得人賞心悅目。獨挑兩大boss之際

慕少艾這個名字是我在看霹靂之前所知道的第一個名字,慕少艾的訣別對詩是我在看霹靂之前知道的第一段詩號,慕少艾的退場是我在看霹靂之前所看的第一段劇情。
開始看刀戟的時候還是夏天,那時候我惶惶覺得自己無法接受他的退場。眼看著鬼梁飛宇和言傾城的相遇,就像看到已知而無法改變的宿命逼近。婚禮的請柬交到慕少艾手中的時候,悲哀如同長河飛瀑傾盆而下,心里有說不出聲音的吶喊。而一轉眼間,已經過了他的第四個祭日。
如果可以,但愿夢里隨君涉三途。
慕少艾是王藝婷離開霹靂之前的最后一個角色。其實我仍然相信這些編劇是愛著霹靂的,就算是到今天這個讓人心灰的局面。在慕少艾之前王藝婷所創作的是劍雪,那個年代也許是霹靂最輝煌的年代,最好的時光。劍雪的結局劇JK說是王藝婷獨作,我想這個女人心里一定有著極美麗浪漫的幻想,才會偏執于創作這些純粹到讓人無法不愛的角色,然后給他們同樣美麗到支離破碎的結局。
也許是為自己作為霹靂編劇的最好的收場,也許是傾盡了內心里所留下的所有美麗幻想,王藝婷寫出慕少艾這樣一個角色
《霹靂兵燹之刀戟戡魔錄2》黃文擇口白主演,蚌胎未滿思新桂,琥珀初成憶舊松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31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