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夏日為尋找幽靈而聚集起來的少年,在晚上他們見到了幽靈的真身,幽靈說只有想死的人才能看見自己,也就是說其實三人都沒有了活下去的勇氣。
友也一直聽從著母親的安排,無法自己做出決定。
涼得了絕癥,失去了對生活的期望。
小青遭遇了校園暴力,讓她承受了巨大的壓力。
但最終三人幫助幽靈找到了的遺體,同時三人的友情也幫助了自己找到了邁向未來的勇氣。
涼在與另外兩人再次對話時已成幽靈,并囑咐兩人未來也要好好地活下去。

筆者認為,本片創作者的態度是“面對歷史災害,活在當下的非當事人無法真正接近與理解已死亡的當事人“,但在影片的行進中,這種基調卻在逐漸被脫離。
(另:本影評受紅茶老師的啟發而作,附鏈接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3995471/?dt_dapp=1)
1.幽靈態之妙
在前中期,影片通過“幽靈態“的設定讓友也和絢音得以溝通,達成非當事人對當事人的介入,并解決了友也和生前的女主并無交集而面臨的”無羈絆“這一難題。這種對關系的變體構建很妙

夏日幽靈中塑造了三個形象:兩個尋死之人,一個將死之人,以及一個已故之人。
薩特在戲劇《禁閉》中提到“他人即地獄”,我們承受著他人的審視,依托他人來獲得所謂“客觀性”,可他人眼中映出的自己真的是自己嗎?這是尋死之人所面對的問題。
海德格爾認為作為此在存在的整體性存在就是死亡,人無法逃避卻又必須面對,這是將死之人所面對的問題。
夏日幽靈的出現將虛無具象化,糾纏著存在,審視著存在。其并非自殺而是他殺的真相,讓我們感受到世界的殘酷與不公平的同時

結尾看到他們三個在點煙花心里咯噔一下然后就發現涼去世了啊嗚嗚嗚
我覺得夏日幻魂的畫風有一種平靜中帶著悲哀的感覺,三個各有苦衷的人聚到一起尋找著一個似有似無的答案,最后在尋找那個幽靈[忘記名字了(目移]的身體過程中離著答案越來越近。
最后每一個人都做出了改變,即使是因病去世的涼。但結尾處看到涼的去世給觀者帶來遺憾的同時又有一絲合情合理以及對生命的獨特看法。

“生命的終點既是你的未來,亦是我的曾經”——夏日幻魂
夏日、煙火、幽靈和尸體讓我聯想到了乙一16歲時的處女作《夏日、煙火和我的尸體》,這是一個以被害者的身份講述了一個“壞人”變壞的過程的故事
或許那個將絢音“活埋”的肇事者,也會因為這件事而逐漸心靈扭曲,變成一個壞人,又或者懷著愧疚和恐懼而惶惶不可終日
不過這不是這個故事要講的,這是一個關于“自殺”的故事
放棄愛好而被迫聽從母親奮力學習的友也,在校被欺凌無法忍受欲求輕生的葵,他們聽聞點燃煙花可以看到一個“自殺”的幽靈少女

“傳說在夏日的傍晚擦亮煙花棒,可以看見夏日幽靈哦”。三個少年友也,葵,涼聚在一起進行了這場儀式,看到了傳說中的夏日幽靈,名為佐藤絢音。絢音告訴了葵,只有想要尋死的人才會見到她,原來他們都不是僅僅想要見到幽靈,而是都抱有對死去世界的幻想。
友也整個人生都被母親所安排,沒有一絲自己自由的生活,他甚至感覺到活著沒有一絲實感,如同行尸走肉一般。葵在學校里收到霸凌,感受不到友情,沒有任何人愿意和她成為朋友。涼身患絕癥,如他所說再也見不到明年的櫻花了。每個人都有自殺的理由

近乎完美的短片片 死的負債、生之強度——評《夏日幽靈》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28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