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子是老師推薦的,反復推薦。
不知好在哪里,趁著放假看了它,沒拉快進。
男人、軍隊、大漠、胡馬,鏡頭語言總是能第一時間告訴你片子的總體基調。
僅從取景來看,就感覺這是一部和《英雄》截然不同的片子。
故事講了什么?
忠誠與背叛?
人倫與服從?
還是說,它在追問信仰?
這部片子最大的亮點,不是屠城李與將軍女兒的暗含情愫,也不是來棲的漂泊流離,也不是一路護送舍利子的廝殺大戲。
重點是,小和尚。
為什么一個文弱的小和尚要安排在護送大隊,為什么他能夠死而復生,代替舍利子平息這場爭奪?
當舍利子送回大唐,便開啟了大唐盛世。
作為一個以道教為土生土長的古國,何以靠舍利子庇護?
故事回到第一次打開舍利之時,當眾人都陷入絕境之時,舍利被層層揭開,光芒隨即覆蓋每個人,把人內心的懦弱無力全都引了出來。看上去,舍利并沒有起到什么作用。其實不然。小和尚就是舍利的化身,替眾人打開了心里的桎梏。如果更迷信一點的說,那就是舍利給人一種置身天堂的快感。你能看見每個人臉上呈現出不同的內心變化(這里且不談演員的表演力度)。

電影真的太一般,這個是寫的作業....順便發一發
《天地英雄》是一部武俠題材的電影,中國傳統電影的發展過程中,武俠電影的題材往往與道教元素聯系緊密,主要角色往往圍繞著修煉武功、懲惡揚善的道路實現肉體和精神的雙重升華,極少有“宗教”的力量壓倒“人”的力量的主題。而電影《天地英雄》中主角團隊的英勇犧牲的忠義精神,最終都敵不過“佛骨”顯靈親自制裁邪惡的神秘力量。但也正是由于這種看似荒誕的結局安排,更加顯現了電影主題對“英雄”的塑造,面對具有至高無上的力量的“佛骨”
很多人都說這不片的結尾不好,其實我反而覺得用佛來安撫這幫人非常合適,在大家各盡所能,山窮水盡之后,更盛大的力量出來告訴大家,別鬧了,每個人都擔負著自己的使命而來,結束使命之后就該回到屬于你們的地方去,一切塵歸塵土歸土,而且為了那些你們自以為重要的東西殺戮之后,我得告訴你們,這一切基本都不重要。
讓思念的人得到安寧,讓殘暴的人死于溫婉之手,讓算進機關的人死在即將成功之時,讓可渡之人看到神跡。這多好,挺感動的。

公元700年盛唐時期,中國同阿拉伯及中東在經濟、文化上有許多交流,西域的絲綢之路是相互來往的要道,為捍衛其完整,唐朝軍隊不斷與突厥對壘。
戍邊校尉李(姜文)因不愿屠殺突厥的老人、婦女和孩子俘虜觸犯軍令成為通緝犯,為緝捕他,皇帝封屢請回國的日本遣唐使來棲(中井貴一)為捕快,并許諾只要能將校尉李捉拿歸案,便可滿足其回國心愿。其時戰事正值嚴峻,來到西域的來棲又受托護送將軍之女文珠(趙薇)回長安,中途他遇見校尉李,一場大戰后,兩人不分軒輊,相約長安城下再決生死。不久,他們碰上護送經書的朝廷商隊及覬覦駝隊的響馬子安(王學圻),生死大戰蓄勢待發。?豆瓣

大一時非常喜歡蔡依林的歌,看了海市蜃樓的MV后,得知這是電影《天地英雄》的主題曲,因為電影里有趙薇,加上大二時有人推薦我看,所以一直都很想看,可惜一直都沒看,在這個內外交困的下午專心致志看完了這部電影……
人物篇:
李校尉:最近比較喜歡男人味兒足的男星,所以姜文飾演的李校尉就成了我關注的重點,一個不愿意殺手無寸鐵的婦女和兒童的將軍,最后成了逃犯。意外地與商隊結下了緣分,擔負起護衛駝隊的任務,與馬快約定完成任務后再做個了結。舍利顯靈時他并沒有下跪什么的,無欲則剛吧,或者他雖不是虔誠的佛教徒,卻有著自己的原則,和文珠曖昧的對視,文珠確實是個點綴的角色,凸顯出英雄柔情的一面。當得知所護之物,立馬部署戰略,帶領手下誓死保衛,最后在神的護衛下活了下來,淡淡地說:我要回去了!去往何方?難道是那美麗的那噶海子?抑或四海為家……
來西大人:一個日本遣唐使,不喜歡日本人,但此人身上散發著英雄的氣息,真男人真君子,后來靈魂回到了故土!
和尚:這個師傅是女的扮演的,他是那么從容淡定……
驚異于片子嫻熟的技巧和節奏,矛盾的設置相當有設計感,各人物也相當富有層次感。
從這里就能隱約看出姜文以后片子的風格了,或者說姜文的風格。
一部相當優秀的西部片和史詩片(前),將矛盾的焦點集中在人物身上,集中在男人身上,大漠色彩相當強烈。
不喜歡旁白,和一眾大老爺們的對手戲比起來顯得格外稚嫩,這個女性角色我感覺有些多余,這是一部完全不需要女人的電影,但是也許就像一盤菜一樣,鹽放多了需要其他調味品作平衡。
就像女人一樣,它不需要怪力亂神,不需要舍利的神奇力量

《天地英雄》的“寓意”與“歧義”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26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