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看了幾部,就知道滿滿的都是套路。千篇一律的劇情無甚吸引人,主要看的是英俊瀟灑,風度儒雅、穿著得體,有型有款,勇猛矯健的詹姆斯邦德。還有就是千嬌百媚,性感美麗的邦女郎了。這才是看007電影的正確觀影方式。
皮爾斯布魯斯南確實是個很完美的007扮演者,外形英俊,身材高大,舉止優雅,從容不迫,自然在情場上無往不利。這部電影依然裝逼到底,頭可斷,發型不能亂,就是覺得有點弱,搏斗槍戰水平都很一般,更多的是靠運氣,這個有點不夠過癮。楊紫瓊長相在眾多邦女郎中只能稱之一般,但是好歹是打星出身,所以在這一部中也是大秀身手。武術設計不夠好,可是也比以往系列單純比拼力氣的搏斗要好看些,甚至有點搶了007的風頭。這才是最給力的邦女郎。
我覺得第三主角應該就是那輛超前的寶馬750了吧。可以遙控駕駛,可以釋放煙霧彈,可以發射火箭彈和阻車釘,可以快速給輪胎充氣。打了廣告的同時,還能奉獻刺激的追逐戲,可見植入廣告也是一門學問,中國的導演需要好好學習。
這部007高潮迭起,看著很是過癮。開頭突襲軍火交易場

邦德這個色鬼在中間沿用他一貫的泡妞高招的時候------楊紫瓊已經把手銬解開,同事把邦德扣在水管上,獨自離開,帥呆了。
其他的地方也演的很好,不管是動作戲還是感情戲。
沒有給中國特工丟臉!!

今天看到國務院批準啟動數字貨幣研發,忍不住點開這片回看一遍。
不論是Libra還是明日報,想成為一個不受任何政權監管的組織,這本身就是一種政治訴求。
看了20分鐘,改到三星了,那個海鉆太黑科技了,全速的護驅,側向是有防雷裝甲,怎么切開的?
(ー_ー)!!
布魯斯南的科幻時代,丹尼爾克雷格的暴力時代,這個諜戰系列什么時候能夠回到根本……情報獲取、研判分析、智商取勝,行動處永遠不是情報機構的靈魂,什么時候能夠回到燒腦的節奏上來(ー_ー)!!
53分鐘,一座建立在市中區的印刷廠……
55分鐘

我只想提一個小細節:
影片結尾英船組織搜救:邦德只是中校,楊紫瓊是上校~ 女將威武~ 同是97年,和泰坦尼克號一樣是夜晚海上搜救場景,慢速船只燈光及喊話搜救,水上激吻、恍惚他們會成為 rose & jack
哈哈
根本無視鐵達尼號的同一天上映~ 完美特工搭配
另,邦女郎當時還不是絕望的主婦~

或許是先入為主的作祟,作為我們這一輩影迷看的最多的一位「邦德」,似乎皮爾斯·布魯斯南的地位總是要高出幾位前輩一籌。坦率地說,在「007」系列的補完過程中,我對幾位主要的「邦德」扮演者都很有好感,無論是風流瀟灑的康納利,還是儒雅風趣的摩爾,抑或冷峻果敢的道爾頓,每一個都有自身獨特的風采。不過,在皮爾斯·布魯斯南身上,我們可以或多或少地找到那些前任的影子,且又恰到好處、十分自然。當然,站在前人的肩上,對于其塑造角色自是近水樓臺。
[img=1:C][/img]
在《黃金眼》之后,布魯斯南的三部「007」電影中文譯名不約而同地都帶有一個「日」字——《明日帝國》、《黑日危機》和《擇日而亡》。大方向而言,可以把所有的007電影都看成反恐故事,但對比許多相對雷同的劇情,《明日帝國》所講述的內容還是具有一定現實意義的。劇中的大反派是掌控著龐大資源的傳媒巨頭卡佛,他妄圖人為制造中國和英國之間的戰爭,從而達到替換中國政府并獨攬在華轉播權的陰謀。眾所周知,媒體作為「第四種權力」在當今社會已然具有了愈來愈大的能量

全片看罷,本人對此片的觀感如下:
1,布魯斯南的第二部邦德電影,終于在冷戰結束后,中國以較為正面的形象出現。但美中不足的是,既然都出現了楊紫瓊,沒把外景地放到中國去拍,實在遺憾,不知是否是預算或者大陸的政策原因導致。。。。。
2,劇情來說,本片核心劇情實際上與《雷霆谷》嚴重撞車,只不過把貝洛福換成了傳媒大亨卡佛,太空武器換成了隱形船,而且《海底城》也同樣玩了一把類似劇情,編劇們到底是多么不思進取!劇情的套路導致看起來頗為無聊,是的,很多邦德系列的老掉牙的梗在片中又被玩了一遍

007之明日帝國:18年后回頭來看007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25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