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錯覺,總覺得現在很多很多人把戀愛當成一場游戲。
也許游戲也沒什么不好,那樣的話,就可以無所謂地說起有三分奇妙的相遇經歷,說起兩個人在暖色燈光安靜雨夜里的互相取暖,假如現在有男孩面帶憐惜地為你戴上漂亮的發卡,第一反應或許不是感動、羞澀與無措,而是心含警惕——這又是面前人從哪學來的隨手小套路?
讓我哭得稀里嘩啦的依然是親情部分,但二十一歲的女主俏皮又溫柔地比著手勢,對導演說要一點點來、慢慢地彼此了解的時候,我心里的某個角像是揪起來的酸。

70歲老婦變成20歲少女的故事,很喜劇很奇幻。更重要是這個老婦辛苦一生,丈夫早逝,她獨自一人扶養兒子,性格剛硬,看似惹人厭卻有著最善良寬廣的母性,令人尊敬!年輕女主太厲害了,20歲演出70歲人的神情。
《重返20》應該就是翻拍字這部電影,也很不錯。總之我覺得它是一部讓人思考的電影,看似喜劇,卻隱藏了導演對為人父母的悲憫:不要為了孩子活得像奴隸,吃著不新鮮的飯菜,穿著破爛的衣裳,應該去過自己想要的人生。

慶幸在姨媽經折磨人的時候看到部讓人能全神貫注的片子,分散了注意力,不至于痛的死去活來。
十幾歲的女人是籃球,男人們會用盡全力去搶,二十幾歲的女人是橄欖球,男人們為了得到球會互相撕扯,三十幾歲的女人是乒乓球,拼搶的人少了,但對球的注意力還是很集中的,中年女人是高爾夫一個球一個男人。過了這個年紀的女人就只能是躲避球了,就像老人。年輕人嫌棄他們行動緩慢,臉皮厚,皺巴巴的皮膚,身上有味道
老順末真的不是討喜的角色,說話刻薄,愛攀比,小氣。像祥林嫂一樣念叨著自己兒子的好,媳婦兒在她的陰影下抑郁到想自殺。年輕就像一劑萬能藥,所有的臭脾氣都照搬,還是會讓人喜歡,覺得這是真實,可愛。可見,什么樣的年齡干什么樣的事。年輕的時候懼怕衰老,想著一過三十歲就自殺。
誰都希望有家青春照相館,等到自己又老又丑,被至親嫌棄,甚至連自己都要放棄自己的時候,可以重新活過一遭。經驗滿滿的處理生活中的任何事情,卻沒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局限;重遇一遭心動的感覺,卻也能在相處的時候游刃有余,坦蕩自在;去實現曾經失之交臂的夢想

2014.8.30
拍的很好!最后小揪兒對媽媽說的話也感人!都看哭了……人生就一次,請珍惜!在美好的年齡做些美好的事情!不要到老了連回憶都沒有,只剩下后悔!我喜歡的人,基本都表白了,但就是沒一個成功的……哎,我這是搞笑的一生嗎!?還是實現點有意義的目標吧!
這個女演員好白啊!皮膚也好!就是有點胖…電影不錯,每個女人都希望遇到一段浪漫的愛情,沒有例外,人的心理基本都大同小異,自己怎么想的,別人也都差不多這個想法,所以真誠的對待別人,沒有錯。

電影剛上映的時候看過一次,大概劇情是記得的,后來也看過翻拍版。正好Netflix上了,就再看了一遍。以前關注點在于返老還童,這次看更注意的是單親媽媽的艱難。
最近dating到有點心態崩,作為大齡單身女青年,我媽媽的態度從天天不停催我,到一周催一次,到現在叫我別著急。前兩天我跟我媽說,實在不行我就自己生個孩子自己養吧。我媽沉默了三秒,說了句,那倒不至于。
我也是有認真思考過這個問題的,我最要好的朋友里面居然大部分都是已婚多年都不怎么喜歡小孩,也不想要孩子。而我這個最喜歡的小孩子的
看過《重返20歲》在好友的推薦下得知《奇怪的她》是原版的。印象中重返這部電影給我的感覺還行,所以我對“奇怪”并沒有多大的期待。
可當我打開“奇怪”這部電影的時候我發現我錯了。
電影開場以“球”來形容不同階段的女人為后面老奶奶的形象埋下了伏筆。五十歲以后的女人就像躲避球,人人避而遠之。老奶奶兒子上課的時候,學生對老年人的看法是各種嫌棄,老奶奶因為媳婦病重被趕去療養院,也是被媳婦、兒子、孫女嫌棄一種表現。
這就如開場所說,五十歲以上的女人就像躲避球,人人避而遠之。
這很諷刺,多少現代人對老年人越來越不耐煩?越來越嫌棄?
其實重返和奇怪的情節完全一樣,我在看奇怪的時候我都能猜到下一步會是什么?但是奇怪比重返多了的部分情節渲染了整部劇。如:
奇怪中老奶奶是一個無所不知的人,對生活有她自己的一套理論。后來在演唱中穿插老奶奶年輕時含辛茹苦帶大兒子的片段才知道,老奶奶的經歷如此艱辛,所以前面鋪墊的也可以看出老奶奶是個很認真地在生活的人。
同時老奶奶變年輕之后與孫子的相處中也是可以看到對孫子的寵愛

“奇怪的她”熱門奇幻片 誰不想做返老還童的夢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21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