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算熬著把26集看完了, 沖著王寶強和張國強的品牌。結果,無比后悔,20多個小時啊,這簡直是生命的浪費!。整部戲充滿了拼湊感,及其不嚴肅。臺詞前后錯亂、道具極不正常、情節無比虛假。
戲一開始我就對那把狙擊槍充滿疑慮,我不知道二戰的時候到底中國戰場有沒有那樣的狙擊槍?日軍有沒有用過可以用三八大蓋子彈的西方產的狙擊槍。直到我看到有個訪談說,那把槍是王寶強偏愛的,在集結號中用過的,導演專程花了好多錢開拍后很久從北京給他調來的。 我吐....難道?這是值得夸耀的?集結號是解放戰爭后期,王寶強當時不是演狙擊手,這槍可以用的???基本上二戰只有兩種主要的步槍改型做狙擊槍,一種是德國的毛瑟98 一種是美國的珈藍德M1,那時候步槍共同的典型特征是前護木很簡單,單薄,不可能有電視劇中那種厚的滾圓的形象,貌似還有孔?
我不是一個軍事迷,但我有一些普通的歷史軍事常識,抗戰后期,國軍換了美械裝備,可是國軍用的居然是抗戰前的德式鋼盔。新四軍手里的沖鋒槍也有很多是德式的,抗戰后期時候,新四軍有那么多德式沖鋒槍么?
另外

同樣的軍事題材,
亮劍有點皮糙肉厚, 順溜還是相對有點嚼勁。
容許一點夸張吧, 杰出的單兵作戰, 畢竟英雄不是隨處都有的, 適當過分的渲染即使是不符合邏輯也可以理解的。至少不像亮劍在報流水賬, 打仗的群眾演員也很專業, 配角也有各自特色,像三營長, 翰林,哪怕小日本亦是如此。
順溜, 許三多為不同時代同樣的罕見的軍人。 我們沒經歷過真正的戰爭, 或是服過兵役, 寬容得看待這樣一個人物, 哪怕大家都說他傻, 也許那就是最優秀的士兵。
至少有一個突破, 我們也可以像美國佬那樣, 有個人英雄主義的出現。

初中時候看的吧,那時候,挺喜歡看的,印象最深刻的一幕大概就是順溜趴在草叢里只能看著日本鬼子強奸并殺害他的親人吧,為了保證能夠擊中目標,一動不動,趴好幾天都有 可能那時候的堅持,忍耐,為了國家放棄個人的那種精神,正是讓我熱血沸騰跟著難過跟著震撼的感覺吧。嗯……劇情都忘光了,但是那一幕怎么也忘不掉

你往王寶強給我的印象不像是能演繹出一個抗日英雄的人物來,但是這部電影完全顛覆了我往的觀點,沒想到王寶強演繹一個抗日英雄演繹的還是那樣的好,而且是以一種另外的感覺,延一了一個英雄,以往給我的抗日英雄的印象,所有演員奄奄一出來的都是那種嚴肅高冷,非常的厲害的那種,而王寶強雖然說演藝的也是很厲害的一種,但是給我的感覺沒有那么嚴肅嗯,反而有一種憨憨傻傻的感覺,不過我還是很喜歡這種感覺的

昨天看到三營長為了營救司令員的老婆時卻被日軍的阻擊手命中4槍時,我忍不住的落淚了,真是太感人了,但是,同時我又再邊看邊發牢騷,為什么這個女人非要違背組織的紀律,要是早早的回到軍區,就不會有這場犧牲三營長的戰爭,所以說“女人是禍水”。
王寶強的演技很樸實,喜歡。但是,我更加欣賞張國強在這里演的六分區的司令員,有這樣的領導,死而無憾!

1 湖北話也這么有味道呀
2 王寶強也算是轉型了,傲的不得了,不過還是那么倔
3 劇情挺爛,有抄襲兵臨城下之嫌
4 編劇真不是人

一流!我的兄弟叫順溜。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20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