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技時代的清涼小菜
——淺談電影《木棉袈裟》
香港著名導演徐小明拍攝于上世紀80年代的作品《木棉袈裟》一直被廣大影迷奉為是“后少林時代”的武俠扛鼎之作,即使在二十多年后的今天,當觀眾欣賞完這部經典作品走出影院的時候仍然對本片贊嘆不已。在這個靠奇幻特技支撐的華麗大片時代,回味像《木棉袈裟》這樣的電影,就如同品嘗過滿漢全席后一道清涼小菜般的爽口,而且電影中的一些場面效果和動作設計雖然沒有加入任何特技元素,但其質感和張力卻絲毫不遜于現在任何一部大制作的影片。
電影《木棉袈裟》拍攝的時候電影特技技術還沒有今天這么發達,當時最先進的技術也不過是吊個威亞而已,而這部電影在場面上所透出的氣勢卻著實不俗。初次經過草原正遇馬群失控的慧能面對著受驚了的馬群面不改色,憑自己高超的武藝制服了頭馬。這場戲是本片的一大亮點,據徐小明自己講,當時的馬群是從多個部落湊來的,而且當時由于一些母馬懷孕等條件限制馬群只能跑三圈,也就是說最多重拍兩次,不成功的話這場戲就完了
其實很懷念小時候全家人一起看電影,或是學校組織亦或是上班后單位組織集體觀影。并不是電影有多精彩或是情節有多令人難忘,只是單純喜歡那種氛圍,那種集體生活,是一個時代的特點,現在這種集體行為少之又少,學校也鮮少組織孩子看電影。這部電影是在電影院看的,情節未見得討喜,只是一種老式武俠片的情懷就留在了年少時,留與那時那個年代。

多么經典的80年代功夫片。伴隨80后成長的國產大片!《少林寺》、《南北少林》、《少林達摩》、《無敵鴛鴦腿》。。。這些懷舊的功夫片,相信80后都看過。時至今日,你還能記得哪幾部的情節呢?CHC動作影院帶來數碼修復版與大家重溫當年的童年時代,重溫曾經的英雄夢。原來于榮光年輕時身手如此了得。一招一式都是拳拳到肉的硬朗功夫,手眼身法步不次于巔峰時期的李連杰。而他亦正亦邪的獨特氣質,更豐富了其演藝生涯的多面性。時至今日,新版《三國》電視劇的關二爺一角更是欽定他出演。相比《木棉袈裟》的男一號徐向東,于榮光在25后年依舊風采不減當年啊。給出四星的評價,更多是出于懷念吧。
“木棉袈裟”1985年度佳片,當年在大光明看的第一場電影!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20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