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結婚率卻屢創新低,特別在大城市,恐婚恐育成了社會主流。
活在當下,不管未來,是新一代的生活方式,但擦槍走火,意外懷孕也就成了不能逃避的話題。
今天這部電影就此發揮,講述兩個年輕人突然“升級”的故事,手忙腳亂,笑料百出的同時,他們的感情也遇到了新的危機——
《一件幸福的事》
故事概要
打工仔 尼科 在影像店邂逅了年輕貌美的博士生 芭芭拉,尼科對其一見鐘情,并展開瘋狂追求。
追女神到手,帶女神回家,度過甜蜜的二人世界…
不過這一切都是芭芭拉的回憶錄

(2012-04-22 21:16:17)
自打昨兒看完了這部電影,腦子裏還是迴旋不斷其中的情節。法國電影似乎縂不外乎那幾個套路,雜糅在一起的幾個故事或者像紀錄片那樣的單個故事,這部電影顯然走的是近乎紀錄片的那條路子。
從用影碟名字代替言語交流的開端,到紛繁複雜擰巴的后段,委實讓我想起了高玆的L'histoire d'amour(翻譯的版本把它譯成了“情史”,史的範疇太過廣,雖説他也試圖從哲學的高度來概括愛情,但是説到底也不過是陳述那段任憑再努力也沒有美好結局的愛情故事,何況“histoire”本來就是故事,不是歷史,我至今仍然覺得書的名字翻譯的有些過了,不過從噱頭看,著實很吸引眼球)。
愛情從一開始就是美麗而純粹的,有時我覺得,是現代人把愛和性給扭曲了,電影裏給了我來自原始的震撼,聽著女人公赤裸地置身于男人公的身下,用迷茫而堅定地眼神看著對方,說:上我吧。
愛很多時候,就是一種生理需要。
英文裏叫make love,
法文裏叫faire l'amour,
中文裏叫做愛,
不同的語言,相同的動賓結構,一樣是“做”加上了“愛”。
人自巴別塔一段經歷開始

她把我推進戰壕 讓我繳械投降 讓我越過所有底線 讓我直面絕對 直面愛 犧牲 溫柔 信任。她將我瓦解 讓我脫胎換骨。 幸福本來就有點苦吧 愛情也和人類一樣 會衰老而且死去 但還是要生活的 需要歲月的沉淀 需要時間的累計 需要新生命的到來 多點信任 多點理解 多點自己的生活和事業 雙方也應該多一些陪伴和犧牲 是我和楊先生要今后需要一用觀看的一部影片

誰都需要理解和體諒
可是誰來體諒和理解我呢
我媽么?一個只喂過28天奶,從來沒帶新生兒睡過覺,連陣痛都沒有經歷過的大齡低智婦女嗎?
我老公么?一個性別不同,責任不同,已經挺用心然而不能要求他更多的并不是我的靈魂我的骨肉,因為多巴胺和一些共同意愿結合在一起的配偶么?
嗯
我誰都不能責怪
他們的不懂不完美都是可以理解的
我也恰好說服了自己這一點,我真真切切對所有人都報以理解。這些理解堵塞了所有的情緒出口。好像拉屎是別人的正常生理反應。他們找不到廁所了

(有些劇透)編劇的意旨應當是立的比較高的,但評分不高,大概因為這種題材本來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不太愿意把兩個主人公劃歸為文藝青年,他們只是對生活有更敏銳的感觸,讀過一些書,將生活過得層層疊疊豐富多彩。
相信影片開頭應當是許多女孩子對戀愛憧憬的模樣,畢竟和愛的人一起旅游租房子是一件很美好的事。然后影片便進入生養孩子的階段。感觸最深的一點是他的講述與拍攝,不再視身體為機械的身體,而是感觸柔軟容易變形的一件易耗品。孕婦不是突然就能生產的

我不確定我是否應付得過來。
我一直活得很有計劃性,可是最近我學會的事,并不是每件事有計劃性就是好的。有時候沒有計劃也很好。
孩子,我不確定我一個人處理的來,我會需要爸爸的支持。最好是全部是爸爸來,我可以偷懶。但難度很大噢。
看我那個到時候可以學習付出。
如果意外有了就生下來。
如果要計劃,那就是沒有。

《一件幸福的事》影評—文藝女青年孕育指南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19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