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中國烹調藝術帶入家庭和情感的戲劇之中,不僅增加了可視性,而且展現了東方文化迷人的魅力。李安表現中國家庭倫理、東西方文化沖突、新舊觀念沖突的一系列影片,在這個特殊的形式中達到頂峰,李安也成功地完成了他的“父親三部曲”或者說“家庭三部曲”。
三個女兒各有愛情上的煩惱,沒有人關心老爸,令他連味 覺也逐漸失去了。女兒們本以為從美國回來的歸亞蕾很適合跟老爸湊一對,不料他的再婚物件大爆冷門。該片的劇情安排無疑是相當刻意,用隆重的吃飯儀式來架構全片雖符合主角身份,卻表現得不夠生動自然

rt人這一輩子忙活就為了這個呀!誰不想嘗嘗好滋味兒呢~
老溫最懂朱爸爸,“你想要的要不來,你想趕的趕不走……”老朱想要的是誰,看完全片我們都明白。那么老朱想趕的又是誰呢?
“你們家那位老小姐,我看那搞不好要鉆你一輩子”
看吧,一心想要照顧陪伴爸爸一輩子的大姐家珍,一定想不到,父親想要的是第二春的自由。
害,大姐為了家庭一直壓抑自己的男女之情,卻不知父親正苦惱她們姐妹住在家里的礙事呢!
而父親呢,心里想著錦榮,老夫少妻,想過二人世界,卻顧忌女兒們。
殊不知

原生家庭帶給我們的影響往往超乎我們的想象,接受父母的愛以及學會如何愛人都會深刻的影響到之后我們為人處世的方式。
影片的開頭是老朱在廚房熟練做飯等待三個女兒回來吃團圓飯的場景。開門見山切入“飲食”主題的同時向觀眾展現了濃濃的家庭氣息,運用了大量的特寫鏡頭,突出強調食物鏡頭,巧妙運用蒙太奇手法,三個女兒依次出場。整部影片從飲食到男女,從傳統到現代,父親最后與一個和女兒年齡相仿的人結婚也許有些違背中國傳統倫理,但卻是一種人性的解放。

案:今天父親生日,本來想寫寫山田洋次《黃昏清兵衛》的評論。但想了想,還是等明年吧,明年母親節和父親節,正好連山田洋次的《母親》一起寫一寫。今天就把06年的舊文貼出來吧。雖然是父親生日,但太夫人巡狩塘沽,老頭子今晚又要孤枕難眠了。《飲食男女》這部片子,前前后后看過好多遍。總是很喜歡,更喜歡觀察別人第一次看時候的表情——今天春天在上課的時候,我就給同學們放過這個電影,教化的效果很好很強大。尤其是看到片尾時,同學們開心的樣子莫可名狀。片子講父女情,但作為兒子,很想說,父子之間是不宜過多煽情的。煽情,我覺得只限于男女。大家都默默的才好,才好。
李安拍了“父親三部曲”,分別是《推手》、《喜宴》和《飲食男女》。三個不同的故事,不同的家庭,卻有一個相同的父親。這不僅僅指三位父親的扮演者都是臺灣電影屆久負盛名的金馬獎影帝郎雄,更因為三位不同的父親共同組成一個豐滿的父親形象。當然,我最喜歡的是《飲食男女》,因為這是三部曲中父親最開心、最舒暢,同時情節也最富戲劇性的一部。再來看前兩部
一家四口因為母親的去世各自封閉內心,大姐渴望被愛,二姐渴望逃離,三妹心有城府,父親倔強寡言,四人各有秘密,不到最后一刻不會坦誠公布,其中二姐是最早提出離開的,卻又是最后一個留在舊宅的,她嫻熟于情場,在一次次男歡女愛之中缺失的是自己感情的寄托,她想為大姐討回公道,結果卻是荒唐的鬧劇,她想和前任分享,但后者已準備步入婚姻,到頭來也只有她在感情與事業中掙扎,大姐辛辛苦苦編造的謊言只不過想掩蓋自己內心的脆弱與敏感,幾只貓,一段音樂,放錯的內衣都可以讓她情緒崩潰

飲食男女:現象級!家常菜也可百轉千回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1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