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稿存檔。
(參考影片《真是煩死人》《鄰居》)
窗戶-樓梯間-防盜門:鄰里空間演變的脈絡
雖然《真是煩死人》和《鄰居》只差了兩年,但是里面展現的時代氛差異感覺還是存在著一種鮮明的代際差別,從這三部電影對于家庭居住空間的展現上可以看出來,隨著家庭空間的逐漸封閉,公私的界限變得更加分明,人與人之間的“鄰居關系”也開始逐漸地、正式地生成。
首先,在《真是煩死人》中, 廠長女兒可以在兩棟樓的陽臺之間傳情,有點像在模仿《馬路天使》,室內空間還有向外延伸和傳遞的可能

張勇武,老劉,高文,分別展示了人性的不同方面也是不同階段。
張勇武自私,流氓氣,毫無公德心,是一個撕破了所有偽裝的裸體人,讓人有無數的言語可以去指出他的缺陷。然而他卻最真實,活得最坦然,他對幫過他忙的劉干事的女兒慷慨感謝,微小的細節中讓人感受到他為數不多的善意。
老劉“作為黨員”,一直堅守著自己的立場,對張勇武的舉動憤憤不平,看似正義感十足。最后卻也在利益面前低頭,在滿懷對自己的愧疚不安中撕開了自己的偽裝。
高文堅持得最久,也許作家的身份和環境讓他有著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心氣,然而真相似乎是,你對抗得越久后的放棄,才是最強虛偽的折射,高文最后失去的,是人格的尊嚴。
最后的一張鄰里全家福,正如這部影片一樣,照盡人性萬端。人性本惡,也讓人永遠無法從社會的泥沼里脫身。
但是也要相信,遵從自己的原則永遠不會錯。有多少人選擇了寬闊的大路,卻一直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
紀念2016北影節觀片。
不得不再感慨一番,90年代的電影能讓人如此回味無窮,陷入思考

表面上是幾個鄰居的生活瑣事,反映的確是一個時代波瀾壯闊的浪潮。
劉干部無疑是老時代的利益受益者,四平八穩,圓滑鉆營。這種人算是精致的利己主義者。
張流氓是典型的無賴,不知他房子是怎么得到的,以張的做事風格,指望單位分房子給他,有點奢求,他對劉干部這樣,對自己單位的干部,也不會好到那里去。(這里假定,他單位的干部和劉干部一個德性)。這里猜想是張流氓的上一輩還可以,分到了房子給了張,卻受不了張,就去老家養老了。代表當時被打壓的對象。
高文這個作家,更像是個普通的職員

“站直啰,別趴下”傅麗莉作品,高文們如何才能站直呢?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14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