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去看了梅爾吉布森的《血戰鋼鋸嶺》,有意思的是,我原以為這是部很low的片子,但是!看完之后簡直燃爆,不得不說,梅爾吉布森寶刀未老,你大爺永遠是你大爺!
其實每當看到手撕鬼子的某抗日神劇,真的好想對主人公吐槽:先生,您的血漿袋掉了,估計主人公還會詐尸起來說:“不,是群演的血漿袋”
<圖片2>
而看完梅爾吉布森的電影后由衷的感慨:講究!這就是專業!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本來以為所有的效果都是后期特效做出來的,其實不然,完全實拍啊!!!
聽說梅導為了營造殘酷的戰場效果甚至炸平了澳洲一座農場,感慨能“毀壞公物”到如此的境地,執著如此也只有他了。
<圖片3>
其實梅爾吉布森還原的就是二戰中最喪心病狂的一場戰役。
雖說二戰題材早已沒了當年的號召力,然而《血戰鋼鋸嶺》再次用強大的荷爾蒙拯救了電影市場。
也不怪梅導如此真實的大陣仗還原,因為在這場戰役中,日軍傷亡10萬人,美軍傷亡人數也高達7萬人,說是人間煉獄一點不為過。
傳奇的戰場總有傳奇的人物出現。
<圖片4>
年度最佳電影如果不是他我不服-血戰鋼鋸嶺
很少看戰爭類題材的電影,因為題材太單調,兄弟情,個人英雄主義,槍林彈雨,尸橫遍野,太過于沉重。梅爾吉普森挑選了一個很獨特的角度,講了這個關于信仰和戰爭的真實故事。故事發生在二戰尾聲,決定戰局走向的沖繩島戰役拉開序幕,成千上萬斗志昂揚的美國大兵被派往日軍重兵防守、兇險異常的鋼鋸嶺。在這群人中間,有一個叫戴斯蒙德·道斯的年輕人因為宗教信仰,和童年和家庭的陰影,始終不愿拿起槍支,甚至差點背上拒服兵役的罪名被送上軍事法庭。幾經周折

感人的戰爭片 《血戰鋼鋸嶺》背后的真實故事是怎樣的?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1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