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首的年輕人愛情故事一度給我錯覺是入錯戲院,但最後交待十五年後,意會到是男女主角的相識相戀經歷,拍得有種老套的浪漫。
男主角富爸爸Raj是印度傳統婚紗店主,他把父親經營的小店發揚光大,生意的成功很大程度取決於他過人的口才和以客為本的推銷技巧,這讓他過著不錯的生活,不愁衣食,名車大屋工人齊備。但人往往不會在你到達某個階層而滿足,特別是女主Mita,她對女兒無微不至,甚至有種病態的擔憂,希望她入一所名校,一方面怕她學壞吸毒,另一方面在朋友間挽回面子,她認為說英語是身份象徵

印度總是能夠拍出精彩的故事,意外的『起跑線』對教育體制,社會風氣和貧富等級等問題大膽的進行了諷刺。
想到了前一陣斯洛伐克的一部片子『女教師』,其中女教師第一天就要統計學生家長的情況和聯系方式,方便自己的所有生活需求。
本片描述的故事和中國社會也很相似,貧富的差距加劇了等級的劃分,而私立學校用教育來作為生意的方式,為人師卻道貌岸然。
主角倆口子進入貴族圈,體驗窮人巷,五味雜陳體會了真誠才是生活所追求的。影片雖然比較夸張的丑化富人生活

教育在各國都是一個問題,公立教育和私立教育在水平上的巨大差距,讓家長們擠破了頭擠到好學校里。學區房,特招名額,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想起來李敖說過,社會名流多不是好人。要達到某種目的,總是要用手段,要矇昧良知,慢慢變得麻木。電影中,男主在舞臺上的一段自白,全場無人為他鼓掌。有一兩個贊同他的人,也懦弱的縮回了手。所以校長繼續做校長,骯臟的把戲依舊進行。教育的階層固化逐漸形成,無法打破。都是這樣。

【起跑線】緊湊!永遠不要竊取別人的權利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13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