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量:53106
追隨:結尾出乎意料
我們自以為窺視別人的生活,其實卻身處另一個窺視(現在就是大數據了吧)。我們身處人群中,但是卻沒有人了解自己。一些“非法闖入隨手翻翻”竟然還帶來驚恐之外的驚喜。這讓人想到日記這種私人物品,記的東西在你離世之后如果被再看到,那你會不會就在現在開始美化它了?到底什么是真實。沒有真正接觸,所謂看到大多都是假象。所以男主從開始去觀察別人就注定了他結局悲慘。
于本片,本想長篇大論,卻扭扭捏捏的不像樣,把自己逗笑了后,隨性地翻閱著影片的各個部分,覺得或許果真只能寫這簡短無趣的個人感想了,念起BILL這個人,發覺心里涼的要發抖,背后從下往上又奇怪地暖起來,實在是像,自己成了劣黜的模仿,BILL渾然天成。想寫的欲望愈遏制不住,較著勁,又想心平氣和地去寫了,我就是如此地矯情又矛盾,滑稽地忍俊不禁。
影片開始不久,BILL的陳述中有這么一個說法:“也許你曾經有下面的經歷,你站在一場足球比賽的看臺上,無所事事,探著腦袋四處張望
重看《跟蹤》。
網友奉為“大神”的諾蘭真的很大膽,完全不受時空拘束,不怕觀眾看不懂。這樣被吊住的觀眾,只有盲從著“不明覺厲”,很怕掉隊,暴露出沒看懂,被恥笑智商問題。
其實,第一次看《跟蹤》將將看懂,和沒看懂是可以理解的。它的時空就是亂的,原本時間線性至少被分成了4段并行鋪展,并且敘述了一個現實生活中不可能去實現的事件。這個不可能意味著,即便是一個或一伙高智商的人實施,仍然要靠老天的出手相救,才能在關鍵時刻出現一個需要的傻子,一個偷窺欲強的傻子,或是一個合適的時機
我最愛的諾蘭大神的處女座,曠世奇才永遠會在一開始就一鳴驚人,影片源自于他自己被盜后的個人臆想,當偷盜者在他家行竊時,腦海里都在想什么,就這么一個簡單又奇特的想法開啟了他的電影生涯。
對于劇情,用一句話來形容就是螳螂捕蟬 黃雀在后,對于這部電影,我覺得對我啟發更多的是拍攝手法,三線敘事,沒有固定的前后順序,只是設定了一個具體的結束劇情,故事推進中來回交叉,通過人物標記來讓觀眾更好的區分時間點,男主長發,短發,短發受傷,分別代表三個階段,看似凌亂的剪輯,湊在一起異常順暢
(舊作整理,2017年首發于界面新聞)
2017年9月1日,《敦刻爾克》(Dunkirk)在中國大陸首映,雖然已經晚于北美首映將近一個月,但這部IMDB目前評分8.4,爛番茄(ROTTEN TOMATOES)新鮮度93%的電影仍然是國內觀眾最爭議的9月新片,原因只有一個——克里斯托弗·諾蘭。
“他讓觀眾看到了想看到的,但好像又有點看不懂,這種困惑反而讓人覺得理所應當。”豆瓣上,一位自稱“諾吹”的網友評論——從2005年《俠影之謎》(Batman Begins)開始
追隨:結尾出乎意料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1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