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parda的女王》大火后順勢推出了這部《九月刊》紀錄片,講述女主編米蘭達的原型安娜·溫圖爾 (Anna Wintour) 和她共事20年的創意總監格蕾絲.柯丁頓(Grace Coddington)一起合作推出美國版《Vogue》九月刊的故事。九月,是時裝周的季節,也是時尚雜志廣告最多的一個月,九月刊因此也意義重大。
褪去電影中時尚行業的光環,紀錄片中陳述的是更為真實的時尚產業工作者的狀態。格蕾絲和她同事選擇專題,篩選展示專題的服裝,準備造型和拍攝,和攝影師跑巴黎,跑羅馬拍攝,然后安娜是最后那個拍板的人

片中安娜對想要從事法律工作的女兒說到時尚界“那里有很多怪人”,是的,因為這里有很多藝術家,藝術家都是瘋子。
所有的時尚元素,都來源于自然,組合拼接后,繼而被每個人心中不同的解讀而重構,從而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審美體系。每個人對時尚的定義均不相同,就像并不是所有人都熱愛流蘇靴、羅馬鞋、撞色的衣服、黑絲,我們私以為熱愛的往往并非時尚本身,就像格蕾絲一如既往的黑色裙子,我們熱愛的,是一種從內而外經過色彩跳躍式的搭配而散發出來的“美感”,它的重點不在美輪美奐的作品,不在天花亂墜的服裝,而是一種動靜結合虛實相生的風流態度,一種朦朧與明朗,現實與浪漫共存的美好體驗。
相對于女一號安娜,格蕾絲是五彩斑斕的時尚界純凈的藝術家,這個有著亂發和滿臉皺紋,一直在堆滿衣服的走廊晃蕩的女人,像是從童話或是怪談中走出來的,她沉浸在自我的感性世界中,用心體會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并總能迸發靈感,通過畫面將這些無形的思想傳達出來。她曾經是美麗俊俏的模特,不幸遭遇車禍后經歷多次整容,最終進入VOGUE,從最底層的編輯做起

這是一個有意思的電影。每當我對工作失去希望和期待的時候就會翻出來、每當假日快要結束時就得看一遍來喚醒工作感覺。
這部搖晃中的紀錄片的作者是一位時尚門外漢,還有由他帶領的拍攝團隊,拍攝人員挺著輕微的肚腩。主創的懵懂、鏡頭的視界局限恰好阻止了這部片子成為另一個帶著百層濾鏡的時裝大片。
它成功地展現了支撐時尚出版行業背后的奮斗邏輯,即,從沖突到均衡。你可以從中看到主編、投資商、零售代表、編輯、設計師、設計總監、攝影師甚至是他們的助理是如何人前顯貴人后抓狂的

《九月刊》全程炸裂!看完之后就知道我只能偶爾客串個雜志編輯了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12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