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節奏有點慢,編劇為了表達所謂的巴妠姆效應,導致故事中段有點凌亂,但是任達華和霍建華搭檔的費鑫仇樂組合非常有趣。不管是性格樂觀但暴躁的仇樂還是沉靜陰冷的天佑,華哥都詮釋地很到位。總之真相之后更加期待華哥的大熒幕之行。[img=1:C][/img]

“種下一個思想,收割一個行為;
種下一個行為,收割一個習慣;
種下一個習慣,收割一個性格;
種下一個性格,收割一個命運!”
—— 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
“美國文明之父”愛默生的這席話,闡述了思想導致行為、行為延展為習慣、習慣組成了性格、而性格決定了命運這一理論。電影《真相禁區》正是試圖通過講述幾個人物和他們之間的故事,來展示“思想如何支配命運”的本質,與此同時向我們印證了每個人先入為主的有色眼鏡會多大程度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故事的核心人物由張赫和熱依扎扮演的年輕夫妻組成。兩人一位是IT界的年輕才俊、另一位是知名作家,本來非常幸福的二人卻因為懷孕生子心生隔閡。前者對于以前似乎得到過印證的信息深信不疑,所以抱定妻子出軌;而后者也在丈夫多次拒絕溝通的情況下開始覺得對方心懷鬼胎。
由此,這對年輕夫妻引出了影片的兩條故事線:一是丈夫的仇人來尋仇、仇人定要丈夫品嘗到家破人亡的滋味;二是妻子雇傭私家偵探來調查丈夫出軌的證據。這樣,任達華和霍建華所飾演的角色悉數登場

隨著劇情多線展開,案件越來越復雜,燒洞的快感也越來越強烈。每個人看似都有秘密,每個人似乎都是陰謀家,而每個人又都是受害者,在一盤由欲望和猜忌推動的球場上,每個角色身不由己的扮演著自己的命運的角色,無論怎么掙扎,怎么瘋狂,怎么試圖先下手為強,都脫離不開這張網,最終都落入禁區,我們的偵探能解開謎局,還原真相嗎?
導演很全面,90分鐘的電影,人物、鏡頭各有表現。大華、小華表現自然,比較合拍;韓國主演很專業 ,傷心時表演逼真;重要人物華哥,兩個角色,看得出應該意猶未盡,沒有《他來了》有充足時間刻畫,但表現依然搶眼。華哥更適合娓娓道來……

這世上有三種電影。
好電影。
爛得滿身槽點隨便撿撿就是一篇長論文的電影。
以及爛得叫人連吐槽都吐不痛快的電影。
而本片《真相禁區》則屬于第三種。
為何這么說呢?
感興趣的可以移步我的主頁。對于某些爛片,我可以面不改色、氣不長出、連綿不絕地吐槽成千上萬字。從劇情到剪輯,從畫面到表演,從配音、特效到邏輯、燈光、服化道,無一幸免。
然而對于這樣一部“無劇情、無邏輯、無畫面、無演技(不要指望任達華,再好的演員也會被劇本和對手演員拖累)”、 看似雜糅了動作、激情、懸疑等元素,實際要啥沒啥、做啥啥不到位的低劣小成本圈錢片,我真的無話可說。
這世上還有幾種電影。
包裝得好的好電影。
包裝得不好的好電影。
包裝得好的爛電影。
包裝得不好的爛電影。
而本片不幸恰好屬于最后一種。
不像電影《何以笙蕭默》和《惡棍天使》是一坨包裹了各種華麗外衣的狗屎,這部《真想禁區》從端上來面世開始,就連好好包裝都懶得做(或者無力做?)處處透著廉價、粗陋和敷衍了事,爛片氣息完全不帶遮不帶掩。反正導演看起來貌似也沒啥票房野心

響應號召,剛剛看完《真相禁區》的點映,心情還是小有激動,主要第一次看到現場明星熱依扎和愛紗,倆人在劇中表現還算不錯,熱依扎讓我忘記既往火劇對她的印象,部分表演可圈可點;愛紗單憑首次表現已屬大方,確實漂亮,華哥一人分飾仇樂和謝天佑兩個角色,看似毫無交集的兩個人,卻產生了1+1>2的化學反應。仇樂熱情開朗,華哥看上去好年輕;天佑冷漠寡言,華哥串聯著演看得好過癮。和任達華很多對手戲且毫不遜色,華哥豐富的表情戲真的更適合大電影

深深覺得如果我現在不寫,以後根本不會寫,因為不會有任何再看一次的念頭。
我給了一顆星,純粹就是給演員們,看得出每個演員的認真和演技,但這劇的敗筆光靠演員是怎樣也補不回來。
這部戲從一開始,我就無法歸類在犯罪、懸疑這一類別,我覺得這戲是想導成為一部黑色幽默犯罪片,但笑點實在不夠深遠,只見滑稽卻無法引人深思,想要反諷,卻只見漏洞。
"巴納姆效應 - 人呢,要是相信一件事情,就會拼了命的去找到它的證據。"本來用這主題來貫穿全劇,是非常有說服力的。但過度的喧染之下,就顯得蒼白,太多的支線反而找不到線頭。
區鑒和南方因為害怕自己被對方遺棄而無法相信彼此,那怕深愛著對方,也只願意去找證據落實自己所相信的。不過當自己的心被蒙蔽,真相也離自己愈遠,最後摧毀的只會是自己的人生。雖然最後貌似給這對夫妻解套了,但說真的,區鑒的確是出軌了,不管是不是出於本意,甚至動了殺心,想要摧毀自己的假想敵。南方失去了關心自己的朋友,劫後餘生後在丈夫的懷抱,但彼此原有的信任一再磨滅後猶如風中殘燭,真相是否會是最後一根稻草。

【真相禁區】普通平淡的懸疑片 一次有所獲的觀影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12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