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量:73569
【尋槍】令人心動!誰知道生活會把我們引向何方
影片敘事超出了事件本身而進入心理范疇
周星在中國電影藝術發展史中認為,這是一個平凡英雄重諾守責,從哪里跌倒就從哪里爬起的故事
主人公馬山尋槍這件事實際上濃縮了一個普通人遇到的生活問題----個人,家庭,婚姻,事業等要害,也是一個英雄式的普通人對自己肩負的責任不留余地毫不退讓。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部影片也可以是作為主旋律的個性化表達:責任用槍的含義來概括,通過馬山的個性化表現來潛在地教化觀眾要恪守盡職。
而馬山的責任心和愧疚感外化成他走街串巷,訪友尋查等畫面中
我有著一個不知是好是壞的習慣,看電影喜歡看票房、看排行榜。好是這樣的確能省下不少選片的時間,壞的是也容易錯過一些小眾、優秀的影片,所幸朋友向我大力地推薦了此片。電影《尋槍》是第六代導演陸川的作品,看了之后,確實是實打實的良心之作。當然,姜文在里面的出色表演,亦給這部電影加分不少。
槍是暴力、權力、征服欲、性工具的隱喻。握在歹徒手上是為非作惡、橫行霸道的兇器,握在警察手上是鋤奸懲惡、保護良善的責任。在統治階級手上是威懾鎮壓,在被統治階級手上是不屈反抗。槍無是非,黑白在人,這是從辯證角度講的。偉人說過,槍桿子里面出政權,所以必須管好槍桿子,這是從政治角度講的。每個男人或多或少的會有槍支情節。在小時候我們就唱著“我們都是神槍手,每一顆子彈消滅一個敵人”的歌謠,或用木棍、或用紙扎、或用手指替代著心里的槍,在保家衛國、消滅敵人的游戲里成長。每年“八一”建軍節都有民兵們在操練打靶,我們小孩特羨慕,打靶之后瘋了般在草地里撿彈殼,在土坎上挖彈頭。“砰”地一聲爆炸,子彈從槍膛里憤怒地噴射而出
故事發生在一個名為“云凹”的小鎮,人物操著方言,樸實無華,和粗糙的建筑相襯。
一覺酒醒的警察馬山,發現槍丟了。
開頭的剪輯風格凌厲,凸顯出主角慌亂的心境。這種手法在之后的電影中多次運用。
有一段,馬山一直往前走,仿佛永遠沒有出口,結果差點撞上賣羊肉粉的小販,象征著轉機(看完電影發現竟然蒙對了?(?????)? )。
旋轉鏡頭,造成眩暈感,似乎人人都有懸疑。
剛評上先進個人要發獎金,所長聽到馬山的槍丟了,立刻扒下他的警服。這是件很悲哀的事,中國人看中完人,會將缺點放大,特別是政府相關的行當。
回到家,馬山與妻子吵嘴,要出去找李小萌時,他向妻子獨白,背景全黑,臉遮住半邊,像是在懺悔。
孔明燈起,馬山現在的心愿是槍回來。
倒敘回家的一幕,老樹精開車,李小萌和周小剛在后座,高光顯露細節,表明不正常的關系。
霧氣蒙蒙,馬山騎著摩托四處游蕩,心如涼夜。
穿過黑暗,妻與子,妹與妹夫,漸遠,馬山離持槍的黑影越來越近。
經過忐忑的一夜,小萌胸部中槍,倒在地上,馬山被拘留了。
分不清雨水還是汗水
這片子,我不知道是看遲了,還是看早了:10年前的片子,現在看實在落伍,我天生就是反應慢一拍;不過若再過10年看,我想我依然會覺得這片子帶勁,并且共鳴會更強烈一些。
不得不說《尋槍》里,姜文的個人色彩實在太濃厚了些,濃厚得幾乎看不見陸川的影子:不停切換到的人物主觀視角鏡頭,快速的、不停重復的、激動的、高亢的、地方口音的對話,冷幽默的、又不失陽剛氣的情節,還有捎帶一群或自以為是的、或沒見識的、或虛偽、或陳腐的小人物......
最近還看過的一張報紙里說:當初拍攝的時候,姜文曾一腳把坐在主機位前的陸川踢開,并對他說誰都可以坐在那里,你不行。這可能是杜撰,但是關于當后來人們議論說,這部電影獲獎的大部分原因是因為姜文時,以陸川那樣的性格并沒有出來反駁而選擇沉默來看,這部電影與其說是陸川的,不如還是說是姜文的,更合適一些。
不過無論怎么說,陸川做了一個好的題材,整本片子里透露出了男人步入中年時,在家庭、生活、工作等等之中所需要面對的狀況
【尋槍】令人心動!誰知道生活會把我們引向何方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11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