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612俄國人將波蘭人趕出俄國到1613羅曼洛夫王朝建立這一年中俄國一共出現了三十幾個沙皇候選者,本片中出現的只是其中的一個虛構的代表。但本片的獨特性首先體現在選材,雖然還是俄國擅長的戰爭題材,但選在了1612這個在俄國重大的轉折性時間。其次,本片的動作指導頗有精彩之處,最后男主刺死波蘭將軍的“死亡之吻”在我看來堪稱經典。而如果你是一個軍史愛好者的話則更不應該錯過,本片中出現了大量的火炮操作場景,絕對大飽眼福。這部片子也有人所說的帶有“神秘色彩”,的確,在王位更迭這樣的事情上

說起俄羅斯,我們的第一個印象就是戰斗民族。是一個出產硬漢的國度。不過,很少有人知道,俄羅斯崛起的歷史,也是一部與周邊強敵不斷抗爭的歷史。這一次次抗爭,鍛造了俄羅斯民族剛強的性格。
《1612動亂時代》這部電影講述的就是在17世紀早期的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一段差點讓俄羅斯亡國但最終讓戰斗民族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歷史。
16世紀末,俄羅斯留里克王朝絕嗣,圍繞沙皇皇位,俄羅斯的貴族展開了一番激烈的爭奪,而俄羅斯的老對頭波蘭立陶宛聯邦也趁火打劫

空位時期,導致羅曼諾夫王朝的開始
空位時期是俄羅斯歷史上1605年~1613年這一段時期。
1591年,俄羅斯沙皇費多爾·伊萬諾維奇的同父異母兄弟、有王位繼承權的季米特里被鮑里斯·戈東諾夫秘密殺害。1604年,一個自稱是季米特里的人出現,并且得到了波蘭國王西吉斯蒙德三世的支持。1605年,戈東諾夫的兒子費多爾二世被殺,季米特里即位,史稱“偽沙皇季米特里”或“偽季米特里”。由于采取親波蘭的政策,偽季米特里觸怒了俄羅斯大貴族。在大貴族瓦西里·舒伊斯基的率領下,季米特里被殺,舒伊斯基即位,號稱瓦西里四世(1606—1610)。 1607年,另一個偽季米特里出現了,再次得到波蘭的支持。1610年,波蘭軍隊攻占莫斯科,舒伊斯基被殺。這一次,西吉斯蒙德想讓自己的兒子瓦迪斯拉夫繼承俄羅斯王位,后來又改變主意想自己兼任俄羅斯沙皇。但是波蘭入侵者在1612年被以亞歷山大.涅夫斯基大公為首俄羅斯貴族們召集的軍隊驅逐。 1613年,全俄羅斯縉紳會議宣布立17歲的米哈伊爾·羅曼諾夫為沙皇。羅曼諾夫王朝開始。
羅曼諾夫王朝

1612動亂時代:2007推薦,此片適合追求大場面的歷史戰爭片迷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11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