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辛茹苦的母親供獨生子讀書并在東京生活,然而只能以夜課老師辛苦的生存著,前來探望的老母受到兒子熱情的招待,而母親也看到他的貧苦生活,但更看到他和妻子的善良,臨行時的一番對話柔和了母親柔軟的親情。影片沒有把現象投射到過大的社會性命題上,只是展現一種對人性善良,淳樸的贊美,也許物質上貧窮,但是善良及上進是一種不可多得的美德。

彼時,野田高梧還不是安二郎的編劇,厚田雄春還只是安二郎的攝影助理,飯田蝶子和笠智眾在扛大梁,突貫小僧已經演出了第三部了,他糾結良久的第一部有聲片也如約而至。
第三次看,就更加應該關注安二郎如何處理聲畫的配合。
相信很多為人父母的人對這樣的開篇字卡無比認同。
第三個鏡頭依然用的草席底的字卡,來顯示時間和地點,可見默片時代的痕跡依然明顯。
第一個空鏡來得如此自然,這個空鏡停留了大概20秒,背景音才開始像人的踏步的聲音,12秒后是時鐘敲響7下。我們明顯感覺到這樣的住戶家境并不好。
爆弾小僧主演,獨生子:一部可以在現在的北京翻拍的電影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54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