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07-11 12:45
首映:2012-05-08(中國大陸)
年代:2012
時長:88分鐘
語言:漢語普通話
評分:7.2
觀看數:6995
熱播指數:908
來源網:三年影視大全
【包裹】2012年,沈洋|努力創作群眾喜愛的電影
一場劃破寒風的人間暖流,一次跨越時空的愛心放送!昨日上午,以烏蒙山區貧困兒童教育為題材的大型公益電影《包裹》新聞發布會暨開機儀式在昭通畫苑賓館舉行。
時光倒流到2006年底,昭通大關縣山村教師毛利輝看到不少貧困學生穿著破爛衣服在雪中上學,在教室里瑟瑟發抖等慘境后,在網上發了一個名為《學生“走光”,我哭了》的帖子,隨即引發了全國性“愛心包裹”行動:一時間,成千上萬個飽含愛心的包裹從全國各地涌向這個小山村。此感人事件也入選2007年央視“春暖2007·中國十件大事”之一,成為“希望工程”進入網絡時代的標志。
這起感人事件也吸引了云南資深電影人、編劇姚建云多次深入烏蒙山區采風,并與昭通青年作家沈洋合作,以這個感人故事為原型,歷時兩年,十易其稿,終于完成電影劇本《包裹》。后經多方努力,該故事片由作品入選多個歐洲電影節的新銳導演王暉樂執導,由省教育廳、昭通市委宣傳部、昭陽區委、昭陽區政府、大關縣委、大關縣政府及云南金洋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攝制。
此外
一場劃破寒風的人間暖流,一次跨越時空的愛心放送!昨日上午,以烏蒙山區貧困兒童教育為題材的大型公益電影《包裹》新聞發布會暨開機儀式在昭通畫苑賓館舉行。
時光倒流到2006年底,昭通大關縣山村教師毛利輝看到不少貧困學生穿著破爛衣服在雪中上學,在教室里瑟瑟發抖等慘境后,在網上發了一個名為《學生“走光”,我哭了》的帖子,隨即引發了全國性“愛心包裹”行動:一時間,成千上萬個飽含愛心的包裹從全國各地涌向這個小山村。此感人事件也入選2007年央視“春暖2007·中國十件大事”之一,成為“希望工程”進入網絡時代的標志。
這起感人事件也吸引了云南資深電影人、編劇姚建云多次深入烏蒙山區采風,并與昭通青年作家沈洋合作,以這個感人故事為原型,歷時兩年,十易其稿,終于完成電影劇本《包裹》。后經多方努力,該故事片由作品入選多個歐洲電影節的新銳導演王暉樂執導,由省教育廳、昭通市委宣傳部、昭陽區委、昭陽區政府、大關縣委、大關縣政府及云南金洋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攝制。
此外
努力創作群眾喜愛的電影
——以我創作的電影作品為例
沈 洋
<圖片2>
與電影結緣,是2008年的事,之后,一共創作了兩部電影,一部叫《包裹》,根據我的同名中篇紀實小說改編,由我完成了電影文學劇本的初稿,并與編劇姚建云、宋艷珊共同完成了后九稿的修改完善。一部叫《我和三甲有個約定》,根據沈力同名中篇紀實小說和我2012-2013年在昭通市昭陽區永豐鎮三甲村當新農村工作隊隊長的故事創作改編,由我擔任文學策劃,由沈力擔任編劇。
創作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電影,講群眾的事,說群眾的話,喜群眾所喜,愁群眾所愁,永遠站在人民群眾中間,以人為中心,以人性為本,創作出接地氣的影視作品,是我這些年來一直堅持的創作底線。
先說說《包裹》吧。
電影《包裹》由云南金洋影視公司拍攝,于2012年5月28日在中央電視臺電影頻道播出,同月在全國150所高校同步放映,云南省委宣傳部于當年下發文件要求全省各機關企事業單位和廠礦學校組織觀看。該影片入圍第三十五屆開羅國際電影節“金字塔金像獎”主競賽單元,獲第四屆澳門國際電影節“金蓮花獎”入圍獎
<圖片1>
“說什么王權富貴,怕什么戒律清規。悄悄問圣僧,女兒美不美”。在執筆《包裹》影評時,我不禁把《女兒情》歌曲里面的幾句歌詞先在這里借花獻佛。瓦巖村的家長躍過讓孩子牧羊砍柴的思維,把孩子送在課堂高聲誦讀:“東方明珠,腳踩大地,頭頂藍天”,上海是一個有權有錢的國際化城市,與瓦巖村那群牧羊孩子的腳踩大地,頭頂藍天是有本質區別的。當《包裹》揭開真正的面紗時,他們就是一群牧羊公主和王子。懷揣夢想,躍出大山,翱翔遠方。
<圖片2>
《包裹》是根據著名作家沈洋老師同名紀實小說改編的電影,因為紀實,所以容易催淚。其實,不管是電影愛好者還是喜讀小說的人都知道很多情節虛擬性比較大,但《包裹》卻如此的真實,用鏡頭去回味那件可圈可點的真實事,令人敬畏!在孩子身上誰敢把教育放在第二位,都是有罪之人。同樣,也正因為編劇的這一舉動,引來了一大波的感動與關注。
<圖片3>
【包裹】2012年,沈洋|努力創作群眾喜愛的電影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52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