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類題材真的不算是新穎了,之前的《摔跤吧爸爸》也是類種類型的電影,劇情和情節發展都很類似,當然,作為真事改編的兩部電影,可能失敗的理由千千萬,成功的道路大同小異吧。
在這部電影里面,一開始對于女主角佩奇前期家庭的描述過多,而中間比較高潮的部分也就是在拳擊訓練營以及最后奪冠的部分,相對來說內容較少。可以理解,電影著重的點是對于女主角拳擊家庭的影響作用直觀重要,也就是佩奇之所以走到拳擊這條道路,很大程度上是家庭的影響,并且加上個人的一種態度的轉變

如果不是因為很多電影都憋著大招,大年初一才上映,導致現在影院幾乎沒什么可選的片子,我大約不會去看這部電影的。本身就對摔跤運動沒什么興趣,更不了解摔跤娛樂是什么、WWE是什么。然而,并不妨礙從心理學角度去看這部電影所傳遞的東西,也不妨礙我們可以從中獲得一些啟發。
13歲,Raya為了滿足家人的要求,加入了娛樂摔跤行業。如果不了解的人可以百度一下,娛樂摔跤是一項需要配合的體育項目。如果配合的不好,拳拳到肉的擊打中就可能受傷。Raya全家都在從事這個職業,并開了自己的擂臺,雖然收入微薄

作為一個傳記電影,很真實。跟我同去的朋友說感覺前面鋪墊太長,但我覺得這就是最真實的生活。老爸之前暴力蹲過監獄,老媽無家可歸,組成家庭,因為拳擊而重獲新生的家庭下,養出的女孩。對這個家庭來說,拳擊,是救贖,是新生,是希望,是信仰。
當教練問她為什么要摔跤,她說,當我跟家人一起在賽場上,一起合作,一起游刃有余的比賽的時候,我感覺全世界的消失了,我感覺自己屬于這里。我猜,當她孤獨一人在異地訓練的時候,就是這些讓她堅持下來了吧。為在每一個在異地為自己夢想堅持努力的人加油。

1、為什么我不行 ?
2、不,你不明白 !
3、額外的閃光點 ?我有很多。
4、順其自然,不 !
看到中段的時候,一直在想,很優秀的小哥為什么沒被選上——所謂的沒有閃光點,性格平庸,到底是什么。
結局處,勉強給了自己一個理由,所謂的不夠特別這件事情,其實是早有定論的。
因為他從來都不是堅持自己行為的那個人,他在意別人的目光,也沒有那么堅持自己選擇的道路。
沖動,結婚,都不是問題。但他為什么那么做,看上去成熟自律,在落選的時候他沒有當場去問原因,而是在某個深夜電話質問教練。

【為家而戰】口碑經典!孩子不是實現父母愿望的工具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59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