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07-26 05:57
首映:2017-01-21(圣丹斯電影節) / 2017-07-14(美國)
年代:2017
時長:93分鐘
語言:英語
評分:9.0
觀看數:50775
來源網:三年片在線
追逐珊瑚:人類醒醒吧,這個地球上不僅僅只有你們
2019年的流行色
預測為“活珊瑚橘”
大意是來自天然珊瑚的色彩
活躍的,繽紛的,充滿生命力的
“LivingCoral”
也意味著珊瑚這個物種的生命力
充滿了色彩和生機
2019年的流行色發布
令人直接想起了這部
2017年的珊瑚紀錄片
迄今為止
標記看過的人數
只有五千不到
電影是導演:杰夫·奧洛威斯基,繼《逐冰之旅》后,再一次對全球氣候變暖,進行的拷問。這次他用鏡頭記錄的,不是融化的冰川大陸,而是因為水溫的升高,迅速白化以及死亡的珊瑚群。
那些你耳熟能詳的大堡礁,可能在未來的幾年里
珊瑚的白化現象及珊瑚體內的寄生關系相當迷人(我尤其被前者吸引,為何它們在死前變得通體潔白?)。它們的死亡也許并非個例或近年環境突變的后果,而是一直持續的滅寂過程(想象幾萬前的地球,那時的生物種類有可能比今天多不知多少倍。已有的生物種類不會再推陳出新,它們在漫長的運動時期內相互吞噬,滅種是常事,最終剩下今天的一些玩意兒,除非變異出現,否則就一直殺到最后一支——大概是人類,然后人類丟棄地球之類),不是說在近代之前,海水就一直夠冷,珊瑚就一直活著。我有點不喜歡把其他生物當作地球的原住民的論調,它們豎起耳朵就是災難將至(其實生物本來也有這個功能來著…),而近代人類一定是發生了什么突變,變得和歷史上哪個時代都不同的殘暴無知。(總覺得有哪兒不對,但我還不能確定)。
要去看看大堡礁!可是澳洲奇怪的生物真多,我會害怕的吧。或者在家里看些這方面的東西也可以。潛水、白化、珊瑚寄生、純粹美麗的珊瑚礁本身、一臺架在海底的拍攝珊瑚生滅(最終得到非常令人痛心的影像)的延時攝影機、一群人潛到海底
Education is a key tool for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human society. With the rapid progress of our society, technologies and social systems have developed as well. Education, a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human development, should live up to the requirements of present development. To this end, the requirements of present development need to be first stated briefly. After 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oost in the 20th century, increasing industrial activities resulted in se
最近利用碎片時間看了這部紀錄片,講的是一群科學家和攝影師為了警醒世人,守衛他們心中的圣土還有地球的未來,歷盡千辛萬苦記錄下了珊瑚白化(死亡)的過程。畫面上我們看到了可怕的一幕:由于碳排放量居高不下,全球變暖趨勢日益嚴重,海洋環境已經面臨嚴重威脅,小丑魚們曾經生活的彩色天堂已經變成了墳墓……
最后用珊瑚紀錄片之父的幾句話勉勵自己———
鏡頭主要聚焦在科研過程,主旨在呼吁環保,我本來是想看個輕松養眼的記錄片來著,結果還碰上個這話題。
中國的95后是國內第一代接受環保教育長大的人,幼兒園的時候國家還沒開始宣傳,一上小學剛認字就突然開始接觸這個概念,尤其北方長大的,這多年環境問題和環境工作肯定沒少接觸。近十多年中國政府在環保方面做的工作是黑不動的,甚至我時常懷疑國家在這方面的工作是否發力過猛,優先級是否應該在一些更迫切待解決的社會問題后面。但即使這樣,國際上還是在宣傳中國對環境的破壞
你見過白色的珊瑚嗎?
它們雪白無潔,但這并不代表著美好。
海底一片白茫茫,這是珊瑚白化現象。
它們雪白無潔,但這并不代表著美好。
海底一片白茫茫,這是珊瑚白化現象。
這是比其他珊瑚礁面對的問題更致命。
在八十年代我們開始觀察這個奇怪的現象,大片的珊瑚礁白化,只發生在短短幾周內,沒有人知道原因。
或許這部紀錄片《追逐珊瑚》會帶給你答案。
帶你打開一個新的世界。
理查維爾斯原先是一位擁有10年經驗的廣告人才。
16歲開始潛水,經常潛水去找最愛的生物——草海龍。
追逐珊瑚:人類醒醒吧,這個地球上不僅僅只有你們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61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