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部值得深思的電影,影片講述的勇往直前,不放棄自己所追求的東西正是目前為止很多人缺少的,推薦哈。片中的老師對女主的那種無私的教學態度也值得贊賞,女主人員還是很好的,一如既往的主角光環,幫助她的人很多,主角個人的人為魅力感覺沒有描寫的那么強烈,最后的部分感覺也不是很好,個人比較喜歡最后如果是女主老師坐在那個位置更好,比較女主還跟德國那個老師說過一些話來著,

本是期待已久的以為是部傳記電影,早早買好票等上映,結果大失所望,打兩星一是為了里面的音樂,二是為了女性獨立題材。就不能好好的拍一部傳記電影么,非要劇情冗長的描寫感情戲,也都預料到一定會聊起巴赫也會有比才的卡門,值得注意的是那個年代古爾德才剛出生,不然他才是最懂巴赫的人,定音鼓那個梗最后還不忘配上格里格A大調,哈哈哈哈哈。放到現在女指揮已不算稀有,考慮到當代女性在指揮家這條路上應該確實是非常艱難,自己也聽過至少百場音樂會,也唯獨兩場是女指揮,演出都非常的出色

看影評好多人說這是一部女權主義電影 但我覺得不算啊 記得霍洛維茲曾經說過:唯有女子和亞裔彈不好鋼琴 20多年前在荷蘭有過一個印尼裔鋼琴家很出名 后來確實因為健康問題隱退了 其實指揮的作用并不在演出的時候 而是在排練時 看指揮對總譜的理解和再創作 看指揮對每一種樂器的熟悉度 看指揮對樂隊的領導能力也就是氣場 等等 女主有遠大理想 但并非從小就經過音樂訓練 她更多是遵從自己的天賦和倔強 里面有她搞不定首席小提琴手的細節 如果搞不定 對于指揮是致命的 更何況 混文藝界是要靠導師引導 綜合人脈資源的

昨天晚上看到兩點,看得心里非常不爽,簡介說是職場女性突破天花板往上爬的故事,實際上貨不對板是霸道總裁愛上我,而且還是那種幾十年前就在華語世界過氣的“我對霸總不理不睬霸總就'女人,你引起了我的注意'”的傻批邏輯。這部片子的題材,完全有希望拍成真·女性奮斗史,實在要講情情愛,也可以拍成lalaland,實在實在不濟,都有機會至少拍成馬戲之王。最終呈現卻是個雜燴,吃了讓人想吐那種,所有的關系都寫砸了,女主和男主,和她的恩師,和她的最真切的理解者和支持者羅賓,和她的養父母,和她的親生母親

可能是我的問題吧,反正作為一女的,我依然看的很不舒服。
我也支持女權,我也不忿于種種男女不平等待遇,但是我也不覺得一味的從女權角度出發,與全世界為敵,就是一種更好的姿態。畢竟,比是一個女人更基本的,是生而為人。人性的好與壞,我也都有,也都感同身受。在了解到女性遭受的不平等并感受到這其中的傷害之后,難道不是更應該學會寬以待人么?性別只是這社會中的一方面,每個人同時也在因為其他種種而被眾人審視著。施暴者,可能也同時是其他事情的“受害者”。而太執著于女權中的這個“女”字

【指揮家】暴贊!不太懂不太懂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58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