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07-07 12:09
首映:2018-02-23(柏林電影節) / 2018-05-24(德國)
年代:2018
時長:125分鐘
語言:德語
評分:7.4
觀看數:77647
來源網:三年影視
《貨架之間》它聽起來確實像海浪
貨架之間是一部極其平淡的電影,平淡到兩個小時不知不覺的就過去了,電影結束,還覺得意猶未盡。
在大城市生活的人常常會忘記自己的年齡,究竟起來原因,可能每天生活的方式太過于重復。我們就在起床、洗漱、坐車、上班、坐車、洗漱、睡覺、起床……這一系列無數的重復中慢慢老去。行走在柵欄一般的城市里,一抹嫣紅的微微一笑,是最好的禮物。
其實《貨架之間》講述的就是這么一個故事,平淡而又真切。
小歪是一個沉默寡言的紋身男,紋了一些骷髏和兩條狗,脖子后面還有一個北極星
很有觸動的觀影,超市理貨的工作看似枯燥,然而對比團伙犯罪的過去,這份工作讓男主感到踏實,能開始自食其力的普通人生活,和同事交往,有愛慕的同事,雖然由于感情糾紛情緒起伏,也不曾放棄工作。
有點羨慕男主,因為我的狀態已經接近自殺的同事布魯諾,注定孤身一人,工作也無法帶來樂趣,但是不做無法糊口,被無法打破的日常囚禁只能自殺讓靈魂得到自由。所以同事看不出他有任何自殺預兆,能說什么呢,說了誰懂,站著說話不腰疼的鼓勵幾句,聽了更想死,看完電影始終在想,不曉得我有多少日子呢。
在這停一秒鐘,將貨叉一直升到頂,現在慢慢地降下來,那個聲音像海浪一樣。 現在我聽到了,為什么我之前沒注意到,它聽起來確實像海浪。
我們像在逼仄水箱里要被賣掉的魚,機械地呼吸,瘋狂地吃垃圾桶里的過期食品,日復一日,分不清白天與黑夜, 已記不得是一天還是一個星期。曾幾何時,我們在或是喧囂或是空寂的倉庫,她只是輕輕地依偎在我身旁一起聆聽海浪。為什么一輩子的工作同事會自殺,或許他愛著的她愛上了他, 一個個被孤獨淹沒,一個個怕親密產生傷害,重復工作或是無助期待不可名狀的支離破碎的未來。
也許很多人都聽說過鯨魚Alice的故事。1992年12月7日,這頭藍鯨被惠德比島海軍觀測站的中士維爾瑪·蘭奎發現,之所以能引發人類的特別關注,是因為它與其他同類有著一個明顯的區別,那就是其他藍鯨的聲音頻率都在15-20Hz,但Alice,卻有著52Hz的頻率,沒有其他同類能夠聽得到它的聲音。在被發現后的這20多年中,Alice始終孤獨的在大海中徘徊,從太平洋到大西洋,所有的同類都看到了它,卻沒有一個能聽到它的歌唱,聽懂它的心碎。
這頭世界上最孤獨的鯨魚其實就像我們很多人一樣,生活在群體之中
十三年前,臺灣女歌手阿桑將“寂寞”寫成詞,配上德國音樂教父 Michael Cretu 的名曲《 Moonlight Flower 》,創作了歌曲《寂寞在唱歌》。
歌中“你聽寂寞在唱歌,輕輕的,狠狠的”一句,讓無數孤獨寂寞的靈魂在失眠的深夜潸然淚下。
2018年,柏林電影節期間,德國導演托馬斯·斯圖伯執導的《貨架之間》(又名《賣場華爾茲》)“寂寞”上映。
孤獨寂寞原來不只可以譜成歌,還可以編一支“寂寞”的華爾茲。
相較于內地譯名《貨架之間》,我更中意本片的臺版譯名《賣場華爾茲》。
終日往返于貨架之間
《貨架之間》是一曲苦中作樂的笑忘歌、一首為孤獨而譜的華爾茲,是在暗無天日的貨場里依然能夠心懷大海,向往遠方努力生存下去的命運交響曲,多數人的腳步跟不上時代劇變的速度,蕓蕓眾生里更多的人生活在日復一日,單調乏味的節奏里,安于平凡本身就是一種困難,會有人瀟灑地寫出辭職信“世界很大,我想去看看”但更多的人只能掙扎在生存線上,為一日三餐的溫飽而活,為上有片瓦的目標而努力,卻往往還要拼盡全力而勉強維持。在枯燥乏味里容易讓人因看不到希望而絕望
《貨架之間》它聽起來確實像海浪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60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