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5-07-03 20:34
首映:2013-09-06(多倫多電影節) / 2014-10-03(美國)
年代:2013
時長:120分鐘
語言:英語
評分:5.5
觀看數:11518
來源網:三年影院
《復仇之角》仙女和放牛倌的生死糾葛
看得比較晚,從最開始在推薦上看到最后一幕的血腥暴力,就準備當恐怖片看一次,不想像樓上一樣談什么宗教片商業片,不懂。從最開始對于劇情設計的無語。。甚至無力吐槽。那種周圍的世界對于伊格的無理由的甚至莫名其妙的排斥,感覺就好像全世界站在了對立面,舉世皆醉,然無人妄破。再到后來,看到了簡單劇情后的深刻內涵,人性似乎是全劇熱衷表現的主題,色欲,虛榮,貪婪,往往而是。伊格從最初的自責,認為瑪麗安的出事也有自己的責任,再到尋求真相憤怒。陰謀論的多談也沒有意義。每一個惡魔都是墮落的天使,圣經中的七宗罪,七個惡魔本是上帝的孩子,墮落?以或可稱為沾染了人性。最后伊格的死或不是上帝的救贖,而是魔鬼交易的完成。伊格已經得不到上帝的救贖不是嗎,劇中牧師說過:背棄上帝,你已經沒有希望了。‘’復仇是以生命為代價的 。‘’伊格也在劇尾說過。對不起,或許你想要的是讓我得到上帝的救贖,但是失去你時,我已心歸惡魔。
一番欲足“思”溫飽,昨夜一起滾床單的性感女郎一覺醒來便撲面啃食甜甜圈、幸福洋溢一口八個。惡魔之角的寄主目瞪口呆的看著,對昨晚所行男女之事一陣后悔。電影開篇的幾些笑點我還是挺投入的。
horns是100%照妖鏡,更有取悅人類魔性的嫌疑。魔性在這部電影里變簡單化成惡,或者反之;惡在這部電影里又被簡單化成欲望,或者反之;欲望在很多電影里被復雜的表達成七宗罪,或者反之。如我所想導演確實有意安插進七宗罪的話,貪吃,就是“妖鏡”所照出的常規第一宗罪。
看vost,像winter sleep,全片幾乎都是對白在演戲,確實我是睡過的。同樣沒有中文字幕的情況下,對于其他的類型,我始終覺得電影與言語是可的脫離的。不管好片爛片,電影與觀眾的溝通方式較多是屬于無聲的部分。
就醫——引介出被殺的女孩和長角人背后的故事。還比較逗趣。淫欲、憤怒、傲慢、貪婪,一把全都掏出來。頑童與過早的性啟蒙教育,母親與高爾夫球男的奸情。回憶回憶。做夢都在霸占自己女兒的醫生與護士小姐翻云覆雨。閱片并無功底的我常常會被電影中一些逗趣的交代誤導
這部電影時長約等于兩小時,間隔好些天,直到今天硬生生踩著強迫癥的尾巴才把它看完。bug 有點多。電影的情節邏輯實在是像買到一個“謝謝惠顧”的刮刮樂,不能更糟了
被冤枉激情殺死女友的igg莫名其妙的張了一雙讓人吐露真言的牛角,聽到親生母親,對著自己說出,不希望見到這個惹禍上身讓人煩惱不堪的兒子,可憐又可恨的讓其離的遠遠的時候,不忿與孤殘的掙扎?;父親在優雅寧靜的鋼琴旁邊對兒子訴說著,我也喜歡你“尤物”女朋友,和你一樣愛她,只會更多不會少
這部電影,有人說沒看懂表演形式;有人說,太無厘頭;有人說,主角頭上的那對角太……。我想說,你們是真的看懂了嗎,看電影何必在乎那些形式、方式,你們真的是在看電影嗎?
好了,說點正事。這部電影正是佐證了人性本惡和人性本善,說明了人都是自私的。有的人看著善良,但不見得真的善良,有人的看著惡,但不見得真的惡;看看我們身邊,想想你們自己,你不覺得,如果沒有道德和法律的約束,你邪惡的一面必定表露無疑。我一開始一直不明白為什么電影中會有這么多蛇出現,蛇本身讓人感覺邪惡,但整個片中的蛇卻比人心要善良得多,這就是對比,這就是人性。
當我們的男主角擁有了能使人展現最真實的一面的時候,片中幾乎每個人都表現出了一個惡魔所擁有的一切本性,人性本惡。人在利益面前,還看重什么朋友,什么家人,什么什么。片中那兩個警察很有意思,無非是想告訴大家,如果沒有法律,沒有道德,那么你還能過得像現在那么好嘛。人性的先天不足,使得必須要有法律來約束個人的行為,如果沒有法律,你活得連個人都不是,如果沒有道德,你就跟個禽獸無異。
《復仇之角》仙女和放牛倌的生死糾葛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60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