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07-13 12:49
首映:2023-04-14(中國臺灣)
年代:2023
時長:118分鐘
語言:漢語普通話
評分:7.2
觀看數:29819
來源網:三年片免費
【疫起】感人!對生活象征的說教
2023年拍2003年的非典。經歷過covid的人反過去看二十年前的那段日子 心情真的會很複雜 下一次個病毒來的時候我們又有誰保證還可以倖存呢?
在封閉的醫院裡,人性中的自私,恐懼被無限放大;人性中的偉大和無私同樣也被放大到極點。當勇敢的力量感染了整個氛圍,總會有人站出來。
江國榮一出場,觀眾就覺得他是一個熱心腸,善良的司機伯伯;可是就是這樣一個善良的人也逃不過命運的殘酷。病毒來臨之前,每一個人都在熱烈地生活,多多少少有自己的奔頭
2003年,SARS病毒重創臺灣,在面對不可預期的疫情,?眾束手無策,唯一能夠 做的就是照顧自身安危,以免病毒擴散;而在必須正面一線病毒的醫院更是大受病毒 的影響,縱然是天災,然而如何面對是當下的一線醫護人員需要面臨的主要課題,在 災難發生的當下,人性的另一層面貌無遺展現,在正義和私利之間、接受和逃避之 間,生而為人,應該先自救還是不計一切地伸出援手,我想,這是這部電影最主要希 望探討的課題,而擅長闡述時事議題的林君陽導演也在電影當中將利益之間的損益盡 可能地透過故事和畫面進行闡述。
作為一部直接反映傳染病的臺灣電影,《疫起》的野心很大,用疫情的黑云來象征社會中的生活壓力,中年醫生在家庭壓力下對工作的熱情漸失,老年病人在經濟壓力下的生死選擇,青年護士寄托情感的事業信仰與現實職場產生錯位時的受挫,以及眾人面對考驗時的自私與奉獻之矛盾。
這樣的壓力當然存在于疫情時代中,但同樣滲透在非疫情的日常歲月里,疫情帶來的社會環境極端惡化只是將它進一步加重并凸顯出來。
這些都是生活中的常見困境,由疫情的感染風險而激化,疫情成為了生活的象征。由此延伸開去
不同于內地的類似《中國醫生》這樣的電影中醫護“偉光正”的形象,這部影片中的醫生和護士更自私,但也更立體。
影片以2003年非典席卷臺灣的危機為例,揭示當不可抗的病毒危機來臨之初,醫院內最真實的一幕幕景象。
zf一聲令下,封院。
到處是驚慌混亂的人群,沒有任何類似經驗的醫療體系幾乎崩塌。誰是源頭?誰又是疑似?到底誰該被送去B棟隔離,誰又有資格留在A棟這個相對來說較為安全的地方?
影片一開始對夏正夏醫師的刻畫是功利的、缺乏同情心的,或許是工作多年,見慣了生死
【疫起】感人!對生活象征的說教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51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