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07-11 11:50
首映:2023-09-17(中國臺灣)
年代:2023
時長:60分鐘
集數:12集
連載:12全集大結局
評分:8.9
觀看數:91419
熱播指數:642
來源網:三年片免費
有生之年看到有生之年真的太治愈了(這是一篇輸出觀點的影評)
7.4
莫名就這樣看完 波瀾不驚 合家歡 老二死得有點突然和刻意 想要以此挽救寫不下去就不好玩了 主題曲在片頭大放光彩但QQ里聽就比較一般般不知為啥 沒給高分因為沒有想象中的好 但拍得非常生活是一大特色
剛開始 無感 但片頭曲好得一塌糊涂 去QQ聽 感覺消失不見了 上次是那個日本動畫“藥屋少女的呢喃”片尾曲 底部的沉溺、執著在QQ里也沒有 再再再上次是國劇“人世間” 不曉得那混響是怎么弄的 只有電視劇里有那個味道 聲音 真是玄妙 我的身體現在最年輕的大概就是耳朵了 因為我 是認真保護著他的……
主打生活向的臺劇總有一種天賦,就是常常可以舉重若輕,在自然呈現家長里短的瑣碎和難解的同時,又能夠松弛的化解掉,而觀眾的情緒卻不因此被沖淡,反而更豐滿了。比如最后一集里,高嘉岳和媽媽坦誠的那段戲,用媽媽眼睛看不太清那封yi shu的一些字,從而破掉了它代表的意義,加上高媽媽一字一句疑惑的讀出來,和不斷有意思的吐槽,讓原本準備好被煽情的心一下子松開了,也讓這個片段更令人回味。這讓我想到了一句關于表演的話:“演戲的最高境界不是聲淚俱下,也不是情緒的宣泄,而是控制情緒,不激動
所有內地中生代男演員都得慶幸吳慷仁是臺灣演員,和他們不在同一條賽道發展,不然不管是文藝掛還是商業掛,絕對是遇見一個就碾壓一個。東亞家庭劇的一個問題就是如果你不接受它所預設的情感邏輯的話,那么就算拍得有可取之處也會看起來非常無聊。這部劇就是又一個例子,吳慷仁飾演的男主角準備在自殺前和家庭成員一一告別,但這些家庭成員要么形象懸浮(如二哥),要么就是重復強調一個戲劇沖突點直到惹人厭煩(如精神出軌的父親、自我覺醒的母親)
01
林心如轉作人之后,出了很幾部口碑不錯的劇。去年的華語高分劇集榜單上的《有生之年》就是她的代表作。
不回家的周末才有空追劇,所以這部12集的臺劇,我前后看了兩個多星期。
有網友評價這劇堪稱“男版《俗女養成記》”,其實我覺得還是有很大區別的。兩個劇雖然表達的內容有重合,但是側重點不一樣,是不一樣的治愈效果。
而且,個人覺得《有生》的選角比《俗女》更勝一籌,顏值控表示實在對《俗女》里成年的蔡和森(女主的歸宿)愛不起來。
相較之下,《有生》的主角團
本文將論述《有生之年》的優點,以及客觀分析它可能存在的不足
由林心如擔任制作人,杜政哲執筆,許肇任執導,吳慷仁、鄭元暢、楊貴媚、張榕容等人領銜主演的臺劇《有生之年》,也在B站上同步更新,并迎來大結局。
《有生之年》播出后,在豆瓣獲得極高的口碑,但翻看短評區我們也能看到熟悉的兩極分化:給出好評的觀眾認為,哪怕是很日常的家庭劇,臺劇總能拍出大陸劇集拍不出的味道,他們為大陸劇集“怒其不爭”;批評者認為大陸觀眾對臺劇的濾鏡太厚,很多雞湯式的故事在“人情味”的包裝下就顯得高級了
有生之年看到有生之年真的太治愈了(這是一篇輸出觀點的影評)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51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