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07-10 07:18
首映:2009-10-09
年代:2009
時長:127 分鐘 / 1
語言:英語
評分:8.2
觀看數:11162
來源網:三年網
城市廣場:信仰真能解救奴隸?
首先我們來看看不同地區觀眾對Agora的反應的反差:豆瓣的高分,IMDB的極低分;西班牙票房的冠軍,美國票房的慘敗;這么奇葩的事實說明了了兩點:1、美國人中宗教信仰者的比例 越來越高;2.而這部電影以赤裸裸真相刺痛了基督徒的神經。
基督徒還要什么顏面恥笑回教徒的極端、佛教徒的愚昧?對于那些虔誠的宗教信仰者,并不意味著他們比其他異教徒、無神論者的道德水平更高,他們可能是暴徒、強奸犯、屠殺無辜者,只不過比那些社會的渣滓,他們找到了正當理由而已。
曾經的我為中國人缺失宗教信仰而感到自卑,現在的我要為那些信仰哲學與科學的Atheist們高呼萬歲!!!Who are atheists?They're Isaac Asimov, Marie Curie, Thomos Edison, Carl Sagan; Marlon Brando, Jodie Foster, Angelina Jolie, Bruce Lee, Julianne Moore, Gene Roddenberry; Susan B.Anthony, Lance Armstrong, Bill Gates; Ernest Hemingway, Mark Twain!!!
我在讀本科最后一學期的時候上過一門科學哲學課,上到最后產生了一個奇怪的想法:科學哲學是一門倫理學。我把這個想法講給輔導員聽,他覺得我的想法有問題。然后這門課就結束了,我也本科畢業,碩士讀了別的專業,沒有繼續思考下去。現在想來,“科學”是人類提出的一種方法論上的規范,而只要是規范性質的東西,全都屬于倫理學的范疇。你會反駁說,科學的目的是尋求“真理”。但是科學家確實有比如對美學的考慮,比如E=mc2,跟E+a=mc2+a都“正確”,都是“真的”,但是后者可以把兩邊的a消掉
Boring。好像看了集超長的National Geography,頻繁使用的俯視鏡頭和藍色星球的鏡頭又變成了Discovery。高大全的模范形象讓主角Hypatia非常不討好,明明是個多神論者,愣拍成了大無畏的無神論者。既沒有探討那段歷史,也沒有深入科學家的內心世界,浮光掠影,好好的一個題材浪費在了兩性關系上。還不如Oliver Stoned的Alexander。
今天政治課上看了《城市廣場》這部電影。看電影的途中,我不禁想起一個問題,為什么西方的科技發展比中國要快?看到其中天主教,基督教,猶太教的之間的各種斗爭,萌發了是否宗教的多元化導致的宗教斗爭更有利于與科技的發展?或者說,因為這些沖突和斗爭,科技發展的動力更足?反觀中國,宗教類型單一,人們缺少信仰,不存在各種沖突和斗爭,所以更多的人安于現狀沒有動力去做這些事情。
最近看了太多宗教與科學有關的電影,有感而發。
2017.10.13
城市廣場:信仰真能解救奴隸?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60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