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劇夫妻導的片劇情自然不錯,但更驚喜的是這分鏡,畫面展現的風格很有特色,完全不像萌新。
不過看劇情簡介上說的,兩位主角對于甲方提的對劇本的修改意見的態度一位是什么都聽一位是是完全不聽。明顯相反的兩個角色形象,以為會就此產生很多沖突的劇情與包袱。可其實兩人對此的態度并不明確,前后甚至多次顛倒,雖然最終是統一了戰線。
劇情上應該算是編劇的半部自傳吧,初識了《救貓咪》這部編劇的經典教材。
全片以章節的模式呈現,到后面看到標題“角色的成長”時以為是指最后主角還是向社會現實低頭了

寫給電影人的夢,關于生活,關于屈服與倔強,關于初心,關于愛情…后來我們深夜飲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夢里的銀鈴聲。是送給迷影的禮物,無論是電影背景中的戈達爾,諾蘭,披頭士還是漢密爾頓手表??,編劇公司大漏里隨處可見的商業片(不是說莫比亞斯之類的不好)的海報與主角房間海報的對比,都像是編劇自己心中真正想表達的生存與生活之間的強烈矛盾。
這樣一部“三無電影”開創的將是一個年輕的時代,正如A24向好萊塢發起的一場革命。電影界將迎來一場光榮革命,他被植入一個想法,inception

①影片本身
前五十多分鐘埋的梗主要是影視從業者與核心影迷能看懂,普通觀眾無感。這段時間不離場主要因為對編劇行業的好奇心。坐不住的就走了或者瞌睡了。
后面的時間看喜劇的快感才起來,聽見觀眾的歡笑聲。
片尾彩蛋比正片更吸引普通觀眾。
這就是反類型反套路喜劇的問題:節奏上不能滿足普通觀眾看喜劇的預期,笑點很高級一般人看不懂。
②宣傳角度
《銀河寫手》是很夢幻的片名。“銀河”負責造夢,“寫手”負責點題。這是一個關于寫作者追夢的故事。
Slogan“打工人翻身日”是切合主題

三個字,臟東西。兩個字,垃圾。一個字,屎。
首先,跟年會不能停和宇宙探索編輯部這兩部電影可以說是沒半毛錢關系。排在一塊都是玷污了前兩個電影。
電影沒啥笑點是真的,甚至直到影片最后我們也無從得知兩人到底有才無才,隔靴搔癢的自以為幽默的笑點,沒意思。
整個故事,不大打動人的同時,充斥著傲慢和偏見。
這部電影可以說是電影從業者的一場大型自嗨活動,里面的一些梗很多都是只有影迷或文學從業者才能完全讀懂的——包括一以貫之的姜文和諾蘭梗(我簡直懷疑這兩個人是國內男同行的電子偉哥

《銀河寫手》奮斗的過程就是成長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64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