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07-12 00:47
首映:2018-10-24(中國大陸)
年代:2018
時長:28分鐘
集數:8集
連載:更新至0集
評分:7.8
觀看數:66544
來源網:三年片大全網
【歷史那些事 第一季】讀歷史究竟能讀出什么
關于《歷史那些事》
這部紀錄片是我近期看過覺得很不錯的一部紀錄片,8.5分以上,可推!
這部紀錄片出自bilibili,以詼諧幽默的方式,借用影視,漫畫,文學的諸多梗,評說歷史人物和事件。第一季共8集,這不是你以為的歷史人物~
令我感慨最深的要數第一集《在下東坡,一個吃貨》
開頭的播音腔正統而舒適,概述蘇軾的人生經歷。中間畫風已轉,孤獨的美食家蘇東坡上線。
蘇東坡一生坎坷,流放到黃州,自創東坡肉(實際就是白水煮肉),只因豬肉價賤,權貴不愿食,平民不解煮,如此也算是改善生活!
此后
愛新覺羅·溥儀,清朝末代皇帝。年幼的他在日本人的控制下做了滿洲國的傀儡皇帝,但他卻不肯被囚禁與紫禁城中。建福宮的大火,宮中文物的流失全是溥儀一手造成的。無數珍寶葬于火海,天價文物流向海外,有些至今毫無蹤跡。“我不管日本人在東北殺多少人,運走多少糧食和煤,只要不讓我當大慶的皇帝我就不會心甘!”不顧蕓蕓眾生,不顧百姓生死,一心貪圖榮華富貴,這難道是帝王所為嗎?乾隆用盡一生囤的文物被溥儀隨意揮霍。。。真是名副其實的敗家子兒啊——
歷史啟蒙總是些小說演義,及長,讀到些正史教本名家名作,便開始厭惡那些戲說浪說的花邊野史,再隨著閱歷豐富一些,現在又似乎倒回了少時心態,歷史真是令人隨意打扮的小姑娘,除了一些大條的史實可以確證外,太多的枝蔓細節殊難考證,人物關系內心糾葛各家有各家的揣摩,歷史變遷王業興衰的深因那就更紛繁復雜,幾無人可辨明了。
所以以前常說讀歷史,當讀出歷史教訓,分辨大是大非,識別忠良丑惡,現在覺得這樣讀實在太累,讀歷史倒不如回歸讀故事,無論歷朝歷代,無論將相還是平民
老生常談,卻不得不談。
一整個周末都沒有過好。
原因是,周五的時候寫了一篇推文,關于紀錄片《歷史那些事》。
寫的時候片子更新到第五集,梗是真的多,也真的輕松有趣,兩個多小時就能樂呵著看完。但下筆的時候,總覺得哪里怪怪的,當時還說不出來。
直到周六晚上看了奇葩說第5季17期(這一季以來個人認為最有水平的一期),直到看到傅首爾和詹青云等一眾高材生坐在一起。
對于傅首爾,曾經也是喜歡的。撇去她和其他人私下的恩怨,信手拈來的段子、看上去頗為可信的人生經驗,再加上強大的氣場$#
我不知道為什么有人可以狹隘的這個地步,人家一開始就明明白白的說清楚了,不喜歡可以批評,可以提意見,哪里不好能不能心平氣和的指出來,為什么要人身攻擊?
美國《電影術語匯編》對紀錄片做出這樣定義:“紀錄片是一種排除虛構的影片。它具有一種吸引人、有說服力的主題,它從現實生活中汲取素材并用剪輯和音響增加作品的感染力”。
北京廣播學院的張鳳鑄教授在《影視茫術前沿——影視本體和走向》一書中,對紀錄片如此定義道:紀錄片是以攝像手段,對政治、歷史、軍事、文化、經濟事件及現象等
【歷史那些事 第一季】讀歷史究竟能讀出什么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64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