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07-07 16:41
首映:2016-11-11(美國)
年代:2016
時長:45分鐘
集數:6集
連載:更新至96集
評分:7.4
觀看數:10963
來源網:三年影視大全
“羅馬帝國:鮮血的統治 第一季”是凱撒,也是角斗士
對康茂德的評價:作為一名羅馬人,康茂德有追求名譽的心,參與角斗,塑造眾多金像,但卻沒有匹配的智慧、努力和勇氣。作為一名羅馬皇帝,他因想置身于政治之外因而極易被身邊的人控制,而不是獨立地利用自己的權利;他棄傳統于不顧,無視當時奴隸和公民的巨大鴻溝,失去元老院的助力;他少有帝王的心計,在很多政治事情上欠托考慮。
關于元老院:在康茂德掌權之前,元老院是可以和皇帝相抗衡的。以迪奧為首的元老院在康茂德剛掌權之際,利用元老院的名義向軍隊發放報酬,而完全沒有提到他們的皇帝
羅馬帝國歷史上,以凱撒之尊,在角斗場上持劍拼殺的,僅此一人。這就是康茂德大帝,著名電影《角斗士》的情節就大致發生在他統治時期。
和電影《角斗士》不同,這部紀錄片中,康茂德形象更為客觀。歷史上,5歲的康茂德就被父親——哲學家皇帝馬可·奧勒留封為“凱撒”,完全不需要靠弒父亂倫上位。事實上,他一即位就通過和平協議終結了持續數十年的戰事,羅馬人民終于迎來了久違的和平。然而,從前線返回羅馬的他,卻經歷了姐姐謀反、心腹被殺、侍從專權、皇后不孕,備受挫折。此時的羅馬帝國
20200328 《羅馬帝國:鮮血的統治》速記梗概(康茂德大帝)
康茂德(Commodus,公元161-192)從小嬌生慣養。父親一改此前接班人選賢的做法,打算搞世襲,把王位傳給兒子。父王統治期間多征戰,在北方打日耳曼時,康茂德被母后送去前線歷練。父王打仗受傷,有消息訛傳父王死了,于是母后去尋求羅馬帝國二把手的幫助。得知是烏龍后,母親去前線向父王請罪,后自殺。康茂德失去了原始庇護。
父王還是死在前線,康茂德失去第二層庇護。好在父王生前名聲威望較好,康茂德順利繼位。繼位后首先停止了北部戰爭
現在歷史上留下的康茂德的形象,基本都是由“計劃通”卡西烏斯迪奧來描繪的,他目睹著這個孩子的成長、執政、死亡,然后將他寫成了一名有名的昏君,并將羅馬帝國衰落的開端全部歸責于他。
紀錄片從他的奢靡生活開始敘述,然后在躺著兩個女人的床上被老父親奧勒留拎到了侵略日耳曼的戰場上,中間經歷老母親出軌自殺、老父親病死前線,他自己毫無防備的倉皇稱帝。他很想實現父親的遺愿,可是這時候他的熊孩子特征就出來了:
老父親要他繼續擴大版圖,他對日耳曼停戰了;
老父親要他誰也別信
康茂德是一個怎樣的形象,我想看完這一季的人都會覺得他并沒有當皇帝的兩把刷子,貪圖享樂,軟弱多疑,還異想天開。我看的過程中就在疑惑,他當真如此不堪,又怎么會懂得帝王的制衡之術,以及得民心者得天下這樣的道理。然后第六集揭曉了這段歷史的唯一紀述者,就是在多次權力斗爭中存活下來的元老:狄奧。
狄奧又是怎樣一個形象呢,多少帶點慈父的意思,他明明是最后一集結束了康茂德生命的主謀,卻在前面的刻畫中有著對康茂德莫名的疼惜和對羅馬帝國強烈的責任感,同時也是根深蒂固的貴族精英
公元2世紀,馬克·奧勒留 羅馬皇帝 同時也是哲學家 著作《沉思錄》
羅馬時期道路發達,基礎設施在當時已達到成熟的水平。成為瘟疫的傳播的加速器。
外戰七年,偏防御型。抵御北方日耳曼尼亞野蠻南下,兒子享受榮華富貴,奢華腐糜的生活,故依妻子意愿派兒子一同駐守日耳曼尼亞軍營。并訓練他,贏得軍隊的尊重。瘟疫的爆發
妻子:福斯汀娜 在聽到皇帝去世后的謠言,去埃及投靠卡西烏斯,卡西烏斯是當時擁有羅馬第二權力的人,福斯汀娜后到日耳曼軍營向皇帝謝罪,自殺而死。
女兒:露西亞,政治抱負強
“羅馬帝國:鮮血的統治 第一季”是凱撒,也是角斗士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63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