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自微信公眾號電影天堂(ID:dianyingnews)
這世界上有一種母愛,不是拼盡全力迎接嬰兒的新生,
而是悲壯無助的親手扼殺,一個還未出世的生命。
這不是殘忍,這是一個母親,最后痛苦的愛。
你不要問我為什么,請安靜的聽我講一個故事,一個關于母親的故事
——《二十四周》。
她叫阿斯特麗德,是一個脫口秀的明星,她有如日中升的事業,一個俊朗穩重的男友馬庫斯,一個可愛的九歲女兒內爾。
這一切看起來多么的和諧美好,如世間所有的普通家庭一樣,仿佛日子可以就這樣平淡而安好的走下去。

女主懷二胎時,對舞臺事業依然不舍,知道自己的孩子患了唐氏綜合征,對自己放縱的氣憤以及對即將出生的孩子畸形的懊惱是一起的,還給丈夫帶了綠帽,但那只是一時歡樂,她和丈夫依然相愛。一次酒后駕駛輕微車禍,讓她和丈夫都給第二個孩子取了新名字,并作為最特別的一個來接受。(雖然不理解,但這種感性的思維確實存在而且很多女性都如此)
女主想生下這畸形的孩子,丈夫出于對她以及自己血肉同意,但他們的第一個孩子不喜歡唐氏綜合征的群體(因為他看過他們略微怪異或遲緩的舉止)

人生遭受厄運,總像是上蒼考驗著人的心智、耐心和意志。德國女導演安娜·左拉·貝哈赫德繼《兩個母親》后,再次執導了《二十四周》(2017)。如果說《兩個母親》講述了“女同”對于共同撫育孩子所要面臨的窘境,那《二十四周》則探討了一個家庭如何共同面對先天性疾病孕寶寶的難堪狀況。
影片以記錄片手法拍攝,以至于過于真實,沉浸于里,而讓我忘卻這是一部正兒八經的劇情片,一部極其真誠的影像。是的,它讓我處處感到其可貴的真誠,現在這樣的影像已越來越稀有了。當然,德國電影人從來不缺這樣的誠摯。

《二十四周》這部講母親的電影,憑什么看哭所有人?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58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