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07-10 13:06
首映:2003-02-21(美國)
年代:2003
時長:130 分鐘
語言:英語,西班牙語
評分:8.6
觀看數:83666
熱播指數:378
來源網:三年影院
大衛·戈爾的一生 (2003) 臺詞摘錄
受到傳統中國罪罰教育的我們,很容易會認為“殺人就應該償命”,“殺人者死有余辜”這樣的想法理所當然,在小時候,每每看到電視上外國記者重復的提問中國何時廢除死刑時,還不忘恥笑外國記者們的“無知”。
時至前段時間“呼格案”的爆出,讓我動搖了一貫的想法:殺人償命固然沒錯,但是不是每一個被推上行刑架上的人都是殺人者?萬一有任何一個環節出錯,那么已經被處決的無辜者要怎么辦?
再回到這個片子,我開始抱著一個“平反冤假錯案的偵探懸疑劇”的念頭來欣賞,誠然而然,倘若如此定位這個電影,那么到了電影中段你就基本可以知道“大衛是無辜的,那個牛仔肯定有嫌疑”,但電影的犀利之處遠超出我的想象,盡管你猜到了結局,你也看不透真相。我相信十有八九觀眾會在影片快將結尾時痛罵牛仔,但影片結尾大衛的一笑,簡直顛覆了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你能不能舉出一個例子,發生在我任內的,隨便一個冤假錯案的例子?”
為了理想的殉道者,他用自己的性命去告訴所有人,是的,就有這么一個案子,而且是發生在我身上。
瞬間覺得
話說有這么一伙人反對死刑,想廢除之。這伙人中有個大學教授叫大衛戈爾,人稱老戈,老戈事業不順,老婆又跑了,人挺悲催的。老戈有個助手叫康斯坦斯,人稱小康,小康得了白血病,沒幾天活頭,不過對工作還是很敬業的。老戈和小康還有個同伙,名字太長說了大家也記不住,就叫他老王吧。
老戈、小康和老王吧都是文化人,文化人凡做事得講究個名目,干巴巴地反對可沒有說服力,怎么辦呢?他們想啊想,嘿,有了!如果死刑制度冤殺了好人,那不就證明了死刑不好,死刑很壞,死刑該廢除了嗎?說干就干,動手吧。找一個死刑制度、冤殺、好人的例子先。
有道是知易行難,這真找起來還真不容易啊。找啊找也沒找到,咋辦?要不咱自己整一個唄。正好小康快病死了,沒幾天活頭,死不可惜。大家一商量,就逗同意了。于是老王吧殺死了小康,再把老戈的精液灌進小康不可描述的部位,誣陷老戈奸殺助手。老戈被關進大牢,認罪,最后被判處死刑。
老戈決定赴死以殉道。可不能白死啊,他就找了個記者名叫貝西,人稱小貝,讓小貝把整件事寫出來
貝茜?布魯姆(凱特溫斯萊 Kate Winslet飾)是紐約某新聞雜志的知名記者,她接到了一個任務是去采訪一名死刑犯大衛?戈爾(凱文?斯帕西 Kevin Spacey 飾)。戈爾的罪名是強奸并謀殺了康絲坦斯?哈拉維,并將于周五下午6點被處以死刑,那么布魯姆將要采訪并記錄的就是戈爾人生最后的三天,而此前戈爾拒絕了一切采訪。布魯姆起初對這個任務很不以為然,但在和戈爾的接觸過程中,她發現一切并非表面呈現的那么簡單,于是布魯姆決定用僅剩的三天開始尋找真相……
電影《大衛戈爾的一生》的導演艾倫?帕克憑借該片提名2003年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
大衛·戈爾的一生 (2003) 臺詞摘錄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