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07-10 07:32
首映:2013-12-25(美國)
年代:2013
時長:121分鐘
語言:英語,阿拉伯語
評分:8.1
觀看數:50312
熱播指數:442
來源網:三年影院
“孤獨的幸存者”如何才能做到公正
《孤獨幸存者》
美軍在阿富汗,在重大人力、物力布置后,待實施狙擊塔利班重要人物的過程中,因為發現三個本地牧羊人,但是沒有按照交戰規則俘或殺,最終導致劇情顯示的百名以上塔利班戰士猛攻,十數名隊員over!
我,不相信美軍在阿富汗會這么做,更不可能出現一人發善心,四人都善心的情境。
可見,這是宣傳影片。尤其后半部還出現當地居民,不惜犧牲,抗拒塔利班,也要救幸存者的有趣描述!
這也是孤獨幸存者,最后變得孤獨的事實。
這是一部我繼《兄弟連》之后看過的最佳戰爭題材的影視作品,原著故事非常精彩 分分鐘可以媲美小說《黑鷹墜落》的節奏,但是卻比黑鷹墜落更加撼動人心。
本片從拍攝手法到剪輯都可以說個性鮮明 獨樹一幟,配樂和那些改編的細節我表示都可以給滿分。另外看過原著后才發現放走牧羊人的那一段實際上是隱藏著對那些企圖對戰爭抱有幻想的群體(包括政客,媒體等idealists)的無情嘲諷:
戰爭是道選擇題 ,殺或被殺。 當你與敵人的槍管同時抬起時,并沒有什么可供商討的余地,看完這部片子感受會更加深刻——戰爭沒有道義,去他的塔利班 ,去他的狗屁政客,去他的日內瓦公約!只有不斷戰斗者才有望幸存,“ Never out of the fight!“
這兩天,阿富汗那里折騰的很熱鬧,于是想找一部有關的電影看看,搜到了這部《孤獨的幸存者》。根據馬庫斯·拉特爾的同名回憶錄改編。馬庫斯就是這位孤獨的幸存者。
故事講的是2005年駐阿美軍一次“紅翼行動”。這是一個從頭到尾都是失敗的行動。行動的計劃是,偵查和刺殺塔利班的重要頭目沙赫。為此派出了包括馬庫斯在內的海豹小分隊的四人行動小組,直升機將他們投送到阿富汗西部山區的一條河溝旁。這四個人翻過小山,就看到了山谷間的那個小山村,而且還鎖定了沙赫本人(他的特征是沒有耳垂)
看完《深海浩劫》,順著被安利來看的,兩部電影能看出是同一位導演的手筆,大量的家常對白和鋪墊,都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影片講述4人小隊,潛入塔利班恐怖分子營地周邊,結果卻因為一個選擇陷入圍攻,最終只活下來一人的故事。
選擇是什么?
- 當4人小隊被一群牧羊人撞見,士兵們是殺了他們繼續完成任務,還是放了他們讓自己暴露在危險境地?
如果你是士兵中的一員,你會怎么做?
事件中,4人小隊最終決定放走牧羊人,他們也因此被恐怖份子圍攻,最終4人小隊只活下來1人,同時被恐怖份子擊落一架武裝直升機,上面還有8個人,這8人尚未發一槍一彈。刺殺任務也沒有完成,還犧牲了好幾名隊友。
你說他們做的決定對嗎?如果他們當時選擇殺掉牧羊人,結果會怎么樣呢?可惜沒有如果,人性也做不得假設。戰爭中,哪一方才是正義?
影片快要結尾,馬庫斯被當地的村民救下,村民拿起槍指著塔利班的恐怖份子,讓他們放人。恐怖份子說,你要為了一個美國人去死?
在這樣的情況下,一旦恐怖份子回去搬救兵,這些村民只有被屠殺的份,村民知道
紅翼行動,一次因為正義而失敗的行動。影片的最后很感人,幾架美國的武裝直升機和一架C130空中炮艇,已壓倒性的優勢擊退恐怖分子,救出了唯一一位幸存的隊員。影片讓我想到了一句在別的電影里看到的臺詞:”維護和平不是避免戰爭,而是伸張正義!“。美國為全球的反恐付出了巨大的犧牲,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而一些國家為了愚弄自己的國民,在媒體抹黑一些事情,使得人民是非不分,不知廉恥。今年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馬拉拉,就能充分反應影片所展示地區人民所遭受的痛苦。希望世界上有良知和有責任感的國家,可以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幫助那些還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的人們
吐槽1:發現目標后,派個飛機,汽油彈、導彈、直接村子轟平,塔利班最大的優勢是你不好定位,你殺了平民國際輿論會抨擊你,類似當年的湘西剿匪一樣,拿起槍是土匪,拿起鋤頭是農民。
吐槽2:發現牧羊人,要么斃掉,要是下不去手,綁起來又怕凍死,可以等飛機到了再松綁,或者押著他們一起轉移,婦人之仁害死了隊員,真應了那句話,就怕豬一樣的隊員。
吐槽3:那個牧羊人訓練有素飛一般的奔跑,其實就已經說明將發生一個悲劇,至少把丫手腳搞點傷,或者想個法子讓丫不能跑得這么爽,爭取一些緩沖時間,而且看到丫飛得灰快,還淡定定的沒有戰斗準備,沒有及時轉移一個地方或者占領一個高地,天時、地利皆失。
吐槽4:這么具有時效性的任務,指揮官呼呼去了,現場沒有副指揮官可以處理事件,冒著泄密危險打的衛星電話,叫指揮官花了10分鐘,難怪后來阿帕奇不夠用,因為其他戰斗點也就是這個點的拷貝。
吐槽5:村子那段太扯了,為了一個米國人,全村人民與塔利班為敵,拍成了童話故事。
槽點很多,但是不得不服美軍的這種以人命為本的戰斗策略,對自己的士兵
“孤獨的幸存者”如何才能做到公正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