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07-22 15:12
首映:2008-03-19(法國)
年代:2008
時長:117 分鐘
語言:法語
評分:8.1
觀看數:3798
熱播指數:91
來源網:三年影視
【愛你長久】2008年,Dis Quand Reviendras Tu:《我一直深愛著你》給我的四個意外
感情可以溫度化吧。
溫度降到多少才會冰封,達到多少才會融化,怎樣保持才會恰到好處。
可能我們會很熱情,面對我們熟悉的親近的。可能我們會很冰冷,面對我們不喜歡的生僻的。可能我們忽冷忽熱,面對著我們不確定的感情跳躍,除非我們是極端冷漠或者極端冷靜的人,否則估計誰也不可能永遠是恒溫的,即使面對的是最愛的最親的。
痛苦
朱麗葉的痛苦貫穿始終。
朱麗葉犯罪的原因,其實我從開始就隱約猜到了,直到影片結尾也沒覺得意外。因此在觀影過程中,沒有過多探知真相,而更關注于朱麗葉本身。
朱麗葉的痛苦,從她得知兒子得病那一刻開始,一直貫穿到影片結束。
分析犯罪動機,由三部分組成:一、對兒子深切的愛,而無法忍受其痛苦。二、愧疚感——將兒子的病痛歸咎于自身。三、責任感——既是我帶給你痛苦,也應由我來為你消除。
也許有更復雜的因素,但我卻覺得這種冷冰冰的分析毫無意義。對這位母親而言,旁人的分析是褻瀆;自己的分析,是推卸。
沒什么動機。只有愛:我愛你至深,所以我痛苦至切,因為我目睹你受苦。我不讓你繼續受苦,但我卻依然痛苦。因為,是我必須讓你離我而去。因為,我是如此愛你。
需求
朱麗葉冷若冰霜、自我封閉、拒人以千里之外。但這和痛苦不同,因為并非貫穿始終。朱麗葉的轉變,非常明顯:
開始,她穿著暗沉老土;表情僵硬麻木。后來,她打扮得漂亮優雅;時常露出迷人的微笑。
開始,她厭煩著妹妹的養女
被豆瓣的簡介忽悠去看這部電影。很好奇她為什么會殺她的兒子~但是結局太…… 讓我想到了日韓劇。女主人公不是心臟病就是白內障。不過很喜歡里面的妹妹,不是很PP,但很法國的感覺呢。
我喜歡這種慢調子的敘事,好像什么都沒說,又什么都說了。
生活本來就是這樣,沒什么大事,卻可能因為一個念頭一個選擇把一切推翻。
我喜歡Lea瘦瘦的臉,甜甜的笑。還有爺爺、外孫女、Luc。那么多擁抱,親吻和我愛你。
還有,法國女人不冷么,怎樣都是套裙+風衣啊。
另外,警察的死,是想表達什么呢?
按照處事積極的樂觀少女(也就是jidi了……)的說法,為了溫暖和美好的生活,open up more & love people more。
據說佛學里有分大乘佛法與小乘佛法,大乘大約是關注眾生,而小乘則是關注自身,從小乘到大乘是一個最終的過程,用一句現代的話說,“眼光要放遠一點”。
朱麗葉一個人在機場后廳坐著,身旁放著行李,節奏和緩,模糊的背景是背后落地玻璃飛機的移動起駕,她抽著煙,有點憔悴,似乎是在等人。
深愛你,埋在心里十五年,并且不想也無法揮去,那電影開頭的第一幕,什么也不說,只是坐在那兒等,抽煙,既沒有期待,也沒有絕望,只是如此,或者更多的帶著絲抗拒的冷漠。
感同身受的東西,是彼此有所傷痛。
《Il y a longtemps que je t’aime 》(I’ve loved you so long),女主角Juliette 因為殺死自己六歲的兒子而入獄十五年。從電影的一開頭就隱約可以猜到些端倪,她一定是有著諱莫如深的苦衷。果然,電影最后謎底揭曉,十五年前J的兒子患了不治之癥,生不如死,她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親手結束了兒子的生命。
我對于這類法國文藝電影一向不能準確地抓住主題。這部電影似乎著力表現的是親情對于人心的救贖。電影里J妹妹一家對她的態度由略帶排斥到勉強接納再到完全接納的過程很感動人心,親人的寬容和諒解表露無遺。家庭就是這樣一個地方,永遠對你無條件接納,哪怕你曾經是一個殺人犯。
而我更想說的是電影的另一條線索----母愛。試想當年的J該有多么痛苦,眼睜睜地看著痛不欲生的孩子卻束手無策,這無疑是對一個母親對殘忍的極刑。在外人看來,殺死自己的兒子是瘋狂甚至是喪失人性的,然而對J來說,這也許是一個最理智的決定,而下這個決心所需要的勇氣是旁人無法想象的。此后的十多年里,她變得隱忍緘默,從前的她已隨著兒子永遠地湮滅了。另外
【愛你長久】2008年,Dis Quand Reviendras Tu:《我一直深愛著你》給我的四個意外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29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