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07-11 13:08
首映:2015-05-19(戛納電影節) / 2016-04(北京電影節)
年代:2015
時長:109分鐘
語言:印地語
評分:7.7
觀看數:4156
熱播指數:259
來源網:三年影院
《死生契闊》愿印度年輕同胞斗爭吧
原以為是愛情故事,后來發現講了社會問題,最后發現又回到了人的生存本質。
苦行僧沐浴在污濁的恒河里虔誠祈禱,低賤的低種姓人在恒河旁的“圣壇”焚燒著尸體。生命的死亡和生活的失去,在神性的悲憫中交替著。
“頭骨要敲開啊,這樣靈魂才能升上天堂。”
人這一生,總是要在黑暗中寄托于什么,尋找什么,依賴著外物以為可以通過其獲得救贖。希望升起,希望破滅,再升起,在你無限接近時,再破滅,直到……你在萬籟俱寂中意識到,所有外物均不可寄托。如四十二章經里講:“人于愛欲中,獨來獨往,獨生獨死
無意中看到這個影片,印度電影,感覺反映日常生活比較真實,沒有刻意美化臟亂差環境。演員演得很真實。故事性很強,反映社會問題比較突出、尖銳:固有階層階級很難突破,思想觀念陳腐落后,政府官員貪污腐敗觸目驚心,底層人民生活艱難艱辛,缺少陽光和希望......
對比下來,中國大多數人要幸福許多,珍惜我們的生活
[img=1:C][/img]
何為生命?五種元素的精細組合。
何為死亡?五種元素的再度分解。
——喬克巴斯特(烏爾都語詩人)
本片是2015年印度電影中罕見的高分片,IMDB分數達到了8.2分(和《小蘿莉的猴神大叔》同分),但我很懷疑它是否能獲得影迷們的喜愛,因為片子拍的太過非主流了。
影片有兩條獨立的故事線,最后由一個小物件偶然的連接在一起,這樣的結構,讓人很容易聯想到《孟買日記》抑或《特修斯的船》,巧的是,這兩部也都是非主流的作品,體現出印度人對人與人之間巧妙緣份的迷戀,這種緣分的背后,是一種生死輪回的理念,比如《特修斯的船》中,三個器官移植者接受了來自同一人的器官捐贈,并在最后相遇,表面上是三個人的緣分,深層里是死者在三個人身上的重獲新生。而在本片中,男主角迪帕克女友死亡后,她的戒指意外落入了女主角德維的手中
這本電影和一般印度電影不同,非常現實,非常有震撼力,永遠的恒河,見證了多少生離死別,這才是真正的印度。
生死其實是非常老套又很難把握的題材,用的不好就會沉悶,這本電影給人以正能量,它的結尾非常好,時間的長河可以抹平生死,永恒的生命。
如果印度電影都能像這樣的好,真的不錯。女主角在中國審美上來講算得上是印度美女了。
20190730 軒兒
#火葬場,死生契闊#這古老神秘的恒河水啊,你不會微笑也不會哭泣,你靜靜的看著河岸上的人們出生,也默默地溶蝕掉人們的死亡。
影片的開頭有一段字幕,“何為人生,五大元素平衡之時;何為死亡,五大元素混亂之時”。
萬物有靈,眾生有法,生死有命,一切皆有其道,該去時便去,該聚時會聚,此刻的失去或許會在下一刻得到。
你看那古老神秘的恒河水啊,他不悲不喜,不生不滅…誰帶你渡過寬寬的河流,自渡之人也許會遇上同行的渡者,若是還有剛剛好的緣分,興許更可以渡彼此一程
兩個人相愛,有時候是一件極為簡單的事情,有時候又充滿未知與變數。因為原本關于兩個人的事,最終會演變為兩個家庭乃至整個社會的事。其影響之深遠,有時候陷于其中的人亦無法預料。
就如《死生契闊》這部印度/法國制作的電影,兩個人正愛得熱烈,卻不知下一刻將要迎接的是生離死別。也許每個人都曾經渴望過愛情,但卻從來沒有預想過自己的愛情會有那樣的結局。
《死生契闊》其中關于愛情的演繹之悲壯,猶如一盆冷水,將人的熱情瞬間澆滅。但與此同時,又給人冷靜的思維,進行生活的反思與現實的思考。
《死生契闊》愿印度年輕同胞斗爭吧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kangshuodianzhi.org/zhonghe/vod-12534.html